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 1
  • 2
  • 3
  • 4
  • 5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完学会
 
【田和】名闻天下,彪炳后世 ——田氏历史名人先贤印存之田齐太公“田和”印
发布者:田氏网   访问量:4779    添加时间:2023-10-28 10:42:21
 

名闻天下,彪炳后世

——田氏历史名人先贤印存之田齐太公“田和”印




田和(?―公元前384年),田完十世孙,曾祖父田成子田常,祖父田襄子田盘,父亲田庄子田白,长兄田悼子。子:齐侯田剡、齐桓公田午。

田常任国相时,以大斗出贷小斗收还,善待齐国百姓,人心思田氏。田盘为相,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外与三晋通好。田白为相,齐国政出田氏。公元前405年,田和嗣齐宣公相位。次年,三晋伐齐,攻入齐长城。齐宣公死后,子齐康公荒淫嗜酒,荒废政事,公元前391年,田和将其迁于海岛,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公元前390年,齐师伐魏,取襄阳。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正式册封为诸侯,列于周室,史称“田氏代齐”,田和是为“齐太公”。田和开启了田齐八代君王,156年田氏齐国的基业。“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中国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和标志。




田和墓位于山东省青州市邵庄镇程家沟村南约1公里处的高岭上墓。《齐乘》载:“(田和墓)在县西北二十里普通店。”清光绪《益都县图志》载:“田和墓在城西北十二里程家沟庄前。”墓葬现存封土呈方台形,三级梯田状,高约30米,边长约50米,黄土夯筑。




《田和》印为福建寿山石,台钮型,亦称覆斗钮,形如一斗倒覆,上又加鼻钮以系丝线,垂暗红透明玛瑙石二珠为饰。以大篆入文,朴拙灵简意态高古,蕴涵了对田齐开国君王的景仰,更铭记了齐太公田和名垂青史的睿智宏图。




为更好地研究华夏田氏文化和传承田氏先祖懿德善行,以启迪后昆福泽子孙,田家运宗亲历经二年多的时间,查阅相关田氏典籍资料,以此为依据,精心选料逐一设计,陆续篆刻了一系列田氏历史名人先贤的印信,捐赠于华夏田氏宗庙田完祠,珍藏在紫荆堂,以丰富田氏族史资料,利于各地田氏族人来田完祠寻根祭祖时查找阅看。




田家运,又名子辰,字政通,山东枣庄市人。畅馨斋工作室主持人。田完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田完文化研究会

田完祠管理委员会

二零二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河南内乡田书芹 悼念李总理 及挽联一 20231028       

下一条信息: 贵州建《田秋文化产业旅游研学科普体验园》




图片新闻
《百年中兴》之枣庄八大家——田家史料采编会召开
《百年中兴》之枣
首届华夏田氏企业联谊会总结报告
首届华夏田氏企业
中原田氏宗亲会成立大会小结
中原田氏宗亲会成
河南焦作孟州田氏祠堂落成典礼贺词(田广生)
河南焦作孟州田氏
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宗亲在中原田氏宗亲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辞
华夏田完文化研究
【候选人名单】华夏田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及各部门候选人等名单
【候选人名单】华
热门信息
·  《晏子春秋》原文、注释、译文
·  明初迁自山西洪洞的田氏(附部分更正
·  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附 注释、译
·  田氏各朝代郡望
·  《百年中兴》之枣庄八大家——田家史
·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译注
·  齐国历代君王及在位时间
·  首届华夏田氏企业联谊会总结报告
·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附 注释
·  黔南第一世家——田宗显家族总述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网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