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荣《欢喜学)》连载31《第五章 空是欢喜学的认识论(一)》20251016
|
||
发布者:田氏网 访问量:1383 添加时间:2025/10/16 19:29:48 | ||
十年创建华夏本土哲学
共九章,50余万字
欢喜学
帅士象 著
2016年5月——2025年5月
——谨将本作,献给我苦难慈祥的母亲侯桂珍!
——并致天下所有父母!
第五章 空是欢喜学的认识论
一、空观 空观的核心:一是认知空观的宇宙级意义,缘起性空、因缘合和,阐释枝不久生叶花果的绝对自然属性;二是用三法印破除二执,即用诸形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无物无我形成的空观)破除我执、法执(法执也叫无明——一切烦恼的总称)。 1、什么是空? 空观是佛学认识世界、个人修行、得智慧、得解脱的最高境界。是把低端人类升华到高境界,从兽性到达人性,从人性到达神性的最好认识论,没有之一,是唯一。这是我的认知,也是界内许多专家学者的共识。 正如人类的DNA仅有上万年或几万年,地球的历史只有45亿年,而DNA的历史在宇宙中已经有90亿年一样;我认为伟大的空观,在宇宙中的高智慧生命身上,或者已经有多少亿年。这就是空观的宇宙级意义——空观不可能是充满兽性的人类所有,而是宇宙中高级智慧生命的智慧,世尊为我们传播。空观对于智慧生命来讲,非常伟大,极不简单。 一个人不懂得空观的智慧,并拥有空的智慧,是很难升华自己的,很难将自己从平庸的功利世界,升华到圣贤与哲学的世界,让自己真正拥有慈悲与高贵的气质。他们必将永远将自己禁锢在智慧的低层次,局限在道德的低层次,无法上升到宇宙级智慧,无法成为大圣贤级伟人。 什么叫空?原始佛学把空叫舜若(shùn ruò ),与有相对,意译为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世尊的原始佛学强调“我空”。 2、空的滥觞 空是佛学中最顶级的智慧观,来自释迦牟尼的缘起说与三法印。 缘起说与四谛说是世尊在菩提树下证悟的两大智慧。缘起说自受用,四谛说他受用。 缘起性空,来自缘起说,这就是空的最早出处。 什么叫缘起性空?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缘起性空。 一是因缘和合。 世尊认为,世间万物的产生,都是因为长期的因缘(各种要素)积累,最后达到顶峰发生终极变化因缘和合产生的。我给诸位打个比喻通俗地说,一个新国家的产生,必然是旧国家的奢侈、腐败、奸臣、沉重赋税、劳役、战争重负、灾荒、瘟疫、甚至易子相食、人民活不下去、政变或人民起义、新政权顺应天下民心、最底层的大师农民有了活路等万千因素合在一起,才最后产生一个新国家。 一个公司的产生,必然有法人擅长经营的产品或项目、深知其利润空间,有生产、有销售、有财务、有后勤等百千因素,不然不可能有公司的产生或存在与发展。 一个家庭,当然是男女要相爱、有房子、有车(古代有牛拉车)、送礼品、牛羊、土地、婚嫁、出生儿女等因素合在一起才会有家。到了现在,可能少一个因素婚嫁与家庭都不会产生。 一棵茄子树要如何才能产生长出大家爱吃的茄子呢?当然要有种子、要有土地、要要农人挖坑种下种子、淋水浇灌、阳光、空气、雨水、防治病虫等。如果少了其中一样,极可能就不会产生桌上盘中的茄子。 因缘和合产生一个事物,可能是极其复杂的。比如一个太空飞船飞上去与空间站对接,其形成的要素可能是几百万个几千万个零件,少一个都不行。一颗松动的螺丝钉,都可能让这个庞然大物爆炸不存在。 二是假有性空。 缘起性空,重点在因缘和合产生的事物,又是假有的存在。关键词是假有。比如你一套房、一辆车、银行里几百万几千万钱、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你吃喝玩乐的爽感,你以为是真的存在,其实是一种假有,其本性为空,是不存在的。这如何理解呢?山上树枝上的雪是存在的吧?你以为美丽无比的雪是存在的,但是太阳出来,风一次,雪早晨还在,下午就不在了。玉石般的河湾美丽吧?几千万年来,它分分秒秒都在变化,早已经不存在。树上的花朵是真的吗?在秋天与冬天,哪棵树上还有花朵?所以世尊在《般若摄颂》(摄的四意义:布施、爱语、利行、同事)里对大家说道,枝不久生叶花果。夫妻关系是真的存在吗?因为背叛、因为经济、因为疾病、因为性格(有些夫妻专门对着干)、因为长久的分别等,离婚的不是太多太多了吗?这叫缘起而生,缘尽而散。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真的存在吗?正常情况下,一定是父母先离别子女。荒山上三代以上的坟墓,早已没了香火。你必将先离别你的子女。所以,哪里有家庭、父母、夫妻、儿女?本质是假有。 你说,你的房、车、钱、土地等不动产,总是你的吧。秦皇汉武,那么庞大的帝国都不是他们的,什么是你的?好吧,给你一个终极的智慧理解。大宇宙中,银河系里有1000亿以上颗恒星,但只不过是宇宙中一条小亮带而已。小亮带当中的一个小星点,才是太阳系。太阳系中,地质的总质量仅占0.00029%,则你的质量占多少?可以用数量表示否?尘埃亿兆分之一的存在——其实就是不存在。就给你算活到102岁,人类史不过几万年,地球史已经45亿,宇宙已经130多亿年,还不知道宇宙已经爆炸组合了多少次。则你的102岁,你的八十代五百代九千代,从时间上看,是不是完全微不足道本质上不存在? 这就是假有,其根本性质是空的。 空观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但并不是让我们从此变得极端自私、冷酷无情、损他利己。这只会让人生更加没有意义——因为有无尽的恶因,就会有无尽的恶报:死刑、被杀、监狱、打架、勒索、负债、无数烦恼痛苦等。利他才能利己,帮助他人、欢喜他人终是帮助自己、欢喜自己,所以空观只会让我们更加去爱无尽的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实践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向往涅槃寂静,让寂寞、孤独、恐惧、无聊、劳累、病痛等的短短人生有些温暖、欢喜的意义。 空观极容易让我们产生六大般若中的境界般若,也许瞬间就可以让我们从兽性升华到神性,利他利己。 三是利他利己。 空观之下,让我们觉得一百岁一千岁一万岁甚至更长的生命完全没有意义,所以烦恼四起。但是,一个人活80也好,102岁也好,一年四季,一年365天,还是非常漫长的,寂寞的,空虚烦恼惊怖的。我们每天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饥饿、忙碌、劳累、寂寞、病痛、傲慢、自卑、虚荣、贫穷,无法阻止的衰老与疾病,对美人金钱权力别墅豪车等的求不得。这些因贪嗔痴引起的炽焰欲望,会让人更加痛苦。如何办呢?释迦牟尼早就教诲我们要走三十七道品中的八正道。正的思想、正的行为、正的职业、正的命运等。正、善、慧、舍,四正勤、慈悲喜舍等,是他老人家早就教诲我们要去做的。所以我们只能面对寂寞空虚痛,活在当下,只能走正道,利他利己。只有利他利己,我们身心最终才能获得快乐——帮助他人,最终是帮助自己;欢喜他人,终是欢喜自己。如果我们损他利己,只有在谴责、惭愧后悔、牢狱中度过,更加烦恼痛苦。佛菩萨这些伟大的哲学家、慈善家,他们都是损己利他的。佛学中有舍身饲虎的故事,有菩萨舍头的故事。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他誓不获无上正等正觉(利己利他的几种境界:损他利己、利己、利他利己、利己、损己利他)。所以我们平凡的普通人,活在当下,最好是利他利己,去追求圣贤的最高境界(损己利他),而不是只去当一条刺激肉皮囊的绿肥生产线。 什么是三法印? 三法印产生于世尊的原始佛学。 什么是三法印?诸形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这是原始佛学的根本概念。 是不是佛学弟子,符合此三条即够。世尊说,外道符合此三条,即是佛学哲学家。他自己不符合此三条,也不是佛门中人。 后人发挥,也有讲一法印的:追求智慧即可。也有讲四法印的,在涅槃寂静前加一条“诸漏皆苦”。漏者,烦恼情绪也,一个人如果达不到中观与空观,情绪始终是过激的,大怒大悲大惧大喜,那可真烦恼痛苦。 但世尊的空观,最早却是来自对古印度城邦各种《奥义书》的吸收与批判。在印度《奥义书》时代,曾经有过“空”的说法。《奥义书》约产生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印度城邦;种类极多,有一百多种,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主要以哲学、史诗、咒语、故事、诗歌、医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之书。 “空”在《奥义书》里常常被解释成地、火、水、风四种元素相结合的场所;这四种物质短暂的时间内是存在的,但从百亿千亿年时间物质的反复变化来看,根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叫四大皆空。地、火、水、风都不存在,短暂渺小的我,更不存在。满眼的日月星辰,我其实没来过。 3、空观的要领 四大皆空不是说我们不存在,而是我们在宇宙史中短暂渺小得仿佛不存在。 因此,人生没有意义。但人活六十岁、八十岁、一百岁,又是寂寞的、无聊的、忧郁的、无助的、绝望的、惊怖的、病痛的、贫穷的、压抑的等等。所以人要追求每天的欢喜。但只有正道的、智慧的欢喜,化解一切烦恼痛苦的欢喜,才是真正欢喜。人是社会、群聚动物,欢喜了自己,一定要无限分享给他人欢喜,无论是智慧方面还是物质方面的。助他即是助己。你给了别人欢喜,别人才会反过来让你欢喜。自己先欢喜,再分享给别人欢喜,别人反过来让你更加欢喜——如此循环往复。这是空观之下的最大智慧。 空观是我们认识、修行、得智慧、得解脱的最高智慧,没有之一。
供稿:田世荣 |
||
| ||
上一条信息: 【功德榜20251016】修缮田完祠 下一条信息: 这是最后一条信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