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祠
     
    经营湘西土司王府--田家老院子的笔记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20567    添加时间:2011-10-24 21:46:36
     
    简介
    田家.老院子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城区鹭鸶湾大桥东200米,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5年),重建清雍正初年(1723年),为四合院天井封火墙式土家建筑,现仅存房屋40余间,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只是原规模的八分之一,是大湘西遗存的土家民居活化石,堪称大湘西千年书香名门。
    风水宝地  书香门第
    田家.老院子“靠笔架、面天门,玉带缠腰”(澧水河从中环绕而过)是块风水宝地。田家老院子作为田氏族人的祖居,历经千年、香火不断,人才辈出。先祖田承满在北宋年间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末代子孙田奇瓒曾任前总理朱镕基的国文老师,田奇 是新中国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在此祖屋之内,田家共走出1300多名精英人才,其中,女性人才占了12%,书写了一部世代书香,人杰地灵的中国家庭传奇历史。
    文武双修  高等学府
    田家.老院子既是田家人的生活场所,更是培养大湘西精英人才的地方。设在院内的“天门书院”、“白鹿武馆”流芳百世,培育了无数湘西山地英才。相传,土家英雄向大坤等以及南北大侠杜心武均受教于院内;一九四零年七月,长沙兑泽中学为避战乱迁于田家老院子,前国务院总理朱基亦在此就读,结下了一段终身难忘的情缘。
    巫傩湘西  秘密会馆
    千百年来,大湘西人奉巫信傩,但演变成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非偶然。其实,幕后有着一群世代相传,敢当推手的志士(由当地知名文人和专业梯玛等组成)。一直以来,田家老院子就是这些推手秘密聚集的地方,院内至今还遗存着大量见证巫傩文化演变、发展历史的物品和书籍。
    今天,田家.老院子已成为知名的人文景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特的影视拍摄基地……  
    田家.老院子
    重要历史变迁
    永定县志记载:田氏祖先田承满,原籍四川成都万里桥,在北宋年间供职朝廷,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因犯颜抨击朝廷受贬,以统抚衔节制西南政局,管束湘、鄂、川边境各土司,于1045年统兵携眷落户张家界,筑“南府”、构“北城”,“武定南蛮地、文开土著风”,首开张家界田氏一脉。
    1723年,田承满第29代孙田起瑗在原宅基上祭先祖、兴土木,重建祖屋。其规模之大,建筑之宏伟,整个大湘西少有,堪称少数民族建筑奇观,人称八大槽门。可惜的是,现仅存下八分之一,人称黑槽门,又名紫荆堂,门内分出五个160米左右庭深, 320米庭宽,独自分开,又屋宇相接的庭院。其他七大槽门早已毁坏,在现存建筑的两边,还可清晰的看见其它槽门的遗址和部分断壁残墙。
    1940年长沙兑泽中学迁到紫荆堂(田家老院子)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返回长沙。后来,为纪念长沙兑泽中学的这段历史,又将这里改称为“兑泽斋”。
    新中国成立后,兑泽斋作为政府驻地,得以保存下来。其主体建筑虽久经风雨剥蚀,依旧保存完好。
    1983年,院子交为大庸县民政局作为光荣院一直沿用到2003年。
    2003年,院子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成了张家界知名的人文景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家影视拍摄基地。
    田氏家风 
    诗书留后、孝悌传家
    孝:孝敬父母长辈,悌:关爱兄弟姐妹。仁爱之心缘于血亲。
    诗书留后:希望子女习文练武、报效一方。弃学、厌学是为不忠不孝。
    田氏家族认为:黄金白银是不能传家的,而知识才是子孙永远的财富,只有做到了“诗书留后、孝悌传家”,一个家族才能永远发达,世代富贵。这就是著名的田家八字祖训。
    田家子孙出生后,一般由掌门人亲授“诗书留后、孝悌传家”祖训。
    田氏学风
    崇文、尚武、载德
            田承满入主湘西后,视传播儒家文化,教化边民为第一要务,但十分遵循大湘西尚武的习俗,于北宋庆历7[公元1018]创建紫荆书馆、后又相继开设白鹿武馆等,本着‘智化蛮夷求圣教,风开土著看师为’的办学宗旨,高标准招聘师资,实行‘有教无夷’的办学方针,从族学,乡学逐步演化为社会教学。紫荆馆、白鹿武馆因此名声远播,成为湘鄂川黔边区文化教育重心,为稳定边区政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徽宗闻报后褒奖为‘蛮夷以文开化胜武10倍’,并拨白银万两以助办学之资。
            紫荆馆后更名紫荆宫,再更名为紫荆书院,再后更名天门书院,于元朝至正11[1352]毁于战火。该书馆历经宋元两朝,历时255年。据考,院内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数记,在民间有‘4状元,7翰林,11进士,16孝廉,72秀才’之说。田承满将外姓放牛娃莫书琪培养成状元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美传。
    田家持续发展的人才群体与其所处的区位劣势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社会学人士认为张家界田家之所以人才辈出,是在儒学思想的“崇文,重教,载德”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两个凡事
    凡事要见结果,终成正果。田家最后一代主人田奇王隽生来口吃,凭着对“凡事要见结果”的执着,最终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地质科学家。(配图片)
    凡事不靠他人,以德树人。田氏祖先田承满忠诚正直,官居极品,因受贬才落户张家界。正是他坚持 “居庙堂,忧其民,处江湖,忧其君,兴教育、重农耕”的“德”才最终实现子孙昌达、千古流芳。
    媳妇进中堂、婆婆入福堂
    相传,田家老院子破土之时,掌坛师傅用凿子在地上打三凿连成一根线,在第一凿那个地方,就是大门中点的位置挖出了一块长有特殊符号的石板,风水先生认为是佛凿开基、佛法定向。于是,田家便定出规矩:在迎娶儿媳时,上一代的当家女人要斋戒焚香,求神灵赐福。这便是张家界民间流传的老院子的女人是“媳妇进中堂,婆婆入福堂”的来由,也是老院子最特殊的家规
    田家老院子的
    四大风水
    金盆东阔
            田家老院子位居西溪坪正中心,东西各长约17公里,南北各宽约2公里。澧水河从西向东蜿蜒而过,站在天门山顶居高俯视,活象一条金鱼静卧盆谷,十分壮观,又称“古庸明珠”。
       
    太极西绕
            澧水东流,在田家老院子处形成了一个大“S”型的太极。永定建城时,风水大师力荐将卫城设在水北属阴的“鱼”上,果然博得“小南京”的美称。而西溪坪却处在澧水南岸,属阳鱼卧池。这一对阴阳鱼被百姓称做“一府一仓”或“南府北仓”。
          笔阵南开
            站在田家老院子前望,正南一山中间有一‘U’形缺口,很像古代书生用来搁笔的笔架,所以唤作笔架山。另传,汉钟离,吕洞兵,曹国舅三人游戏风尘,化做儒士进围参考,因无贿而落榜,一气之下,掷笔为峰,并题一诗:掷笔为峰结阵开,莘莘学子拜魁台。谁家院对文房宝,百世书香透九骇。

          官轿北起
           在田家老院子后面的鬼谷湾,群山皆低一山高,其形像官轿之顶。当走进时,都是七沟八岔的迷魂谷,即鬼谷湾。相传,当年绿衣女侠与鬼谷子在此相遇,结成挚交。鬼谷子本为朝廷大官,与绿衣仙女结交后,弃官隐居,其官轿即化作今天的官轿山。
    田家祖屋在巧合中对接上四大上乘风水,才有了今天的田家老院子。
    田家老院子的
    鬼谷神功
    白鹿武馆是田承满的五代孙田业芝创办的,他将大湘西各宗派的武术精华融于一体并广为传教,鬼谷神功就是最神奇的一种。在田家历史上,田业芝是仅次于田承满的深具影响的人物,他文武兼修,推出了“文武共教兵农合一”的理念。
    32代传人、2008年奥运火炬手——龙家雄老师。
    田家老院子
    宝嫠增辉
       田家老院子后裔——田祚秩在朝廷任朝仪大夫时,其母闻听宫中嫔妃多有疾病,便献出祖传秘方,治好了嫔妃的病。光绪皇帝为感其母之义举,亲题‘宝婺赠辉’御匾相赐,以彰其功,赦封其母为恭人。  
    田家老院子
    人才群体代表(12人)
    1.田承满,田家老院子始祖,生于北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役于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祖籍四川成都万里桥,曾任太保、太傅、太师职,首任世袭统抚,创办紫荆书馆。葬莫家岗(现永定三坪)。
    2.田泽济,第三代孙,世袭统抚,翰林院主,改紫荆书馆为紫荆宫,葬五溪。
    3.田业芝,第  带孙,世袭统抚,文孝廉、吏部侍郎。创办白鹿武馆,传授鬼谷神功,葬五溪。
    4.田炳蔚,第  带孙,世袭统抚,邑文贡武举、二品靖边大夫,葬五溪。
    5、田辉璋,第八代孙。宋亡元兴后,朝廷对少数民族实行自治政策,被称为土司之王的田氏首列受封。田辉璋被封为永邑第一代三品世袭太司,即三品都统元帅,并御赐大印和丹书铁卷。
    6.田志舒,字希吕,第十代孙,生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9年)己未岁,殁元顺帝元统三年(1336年)乙酉岁,三品世袭太司,将紫荆宫易名为天门书院,葬沙湾。
    7.田万宦,第二十代孙,邑文庠生,明授文林郎,生于明弘治元年戊甲十二月初三日辰时,殁于隆庆二年戊辰十月十五日,葬崔家岗。
    8.田大樟,字双池,第二十一代孙,邑文庠生,生于明正德五年庚午七月十五日寅时,殁明万历四年丙子八月十三日申时,葬崔家岗。
    9.田坚遇,字三聘,开办“三聘商行”,广辟柚林,以农养商,以商促农,并在社溪兴修坝及干渠,引水灌田,已载入县志。民谣赞:“大庸有个田三聘,两个儿子八个孙,八大槽门千担课,半数男丁取功名,银子用仓装,金子用秤称”。
    10.田启瑗,字仁,清康熙至雍正年代人,邑文贡生,秀才出身,四十三岁时对祖居进行全面修缮,使田氏书香门第又一次延伸十代。
    11.田祚秩,字寅寮,第三十一代孙,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人,秀才,留学日本,四品朝议大夫,原配张氏诰封恭人。
    12.田奇瓒,字伯玉,清末民国时代人,留学日本,曾任北伐军军法处长,省府参议,晚年代办兑泽中学,老院子最后一代掌门人。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秀山县令,北伐军军法处长。
    田家老院子
    人才辈出
    田家老院子自田承满至田际榕止,共36代,经历了三大历史阶段,形成了三大鼎盛时期。
    第一阶段:田承满时期(1043——1371
    第一代:田承满,官居太师,张家界田家始祖,首创紫荆书馆,首任世袭统抚。
    第二代:田福泰,二品靖边大夫,世袭统抚。
    第三代:田泽济,翰林院主,世袭统抚。
    第四代:田伟才,孝廉、二品靖边大夫,世袭统抚。
    第五代:田业芝,文孝廉、吏部侍郎,世袭统抚。
    第六代:田炳蔚,二品靖边大夫,邑文贡武举,世袭统抚。
    第七代:田光祺,二品靖边大夫,优贡、世袭统抚。
    元朝兴起,对湘鄂川黔实行土司自治。被称为土司之王的田氏被封为永邑三品世袭太司,即三品都统元帅,并御赐大印和丹书铁卷。田承满第八代孙田辉璋便成为永邑第一代三品世袭太司,下沿袭六代。
    1、田辉璋,生于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辛酉岁,殁于南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丙子岁。
    2、田宿贤,生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丙戌岁,殁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年)乙未岁。
    3、田志云,生南宋理宗宝佑六年(1259年)己未岁,殁元顺帝元统三年(1336年)乙酉岁。
    4、田怀德,生南宋恭帝德佑三年(1275年)乙亥岁,殁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6年)乙未岁。
    5、田先卿,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戊申岁,殁明洪武二年(1370年)庚戌岁。
    6、田桢义, 生元至治二年(1322年)癸亥岁,殁洪武三年(1371年)辛亥岁。
    自此起,后六代均无文献记载。
         第二阶段:田启瑗时期(14881874
    此阶梯人才群体以对老院子进行重大修复的田启瑗为代表,总共16代,分“前八代书香”和“后八代书香”。
    第一代,启瑗,万宦公,邑文庠生,明授文林郎。生于明弘治元年戊甲十二月初三日辰时,殁于隆庆二年戊辰十月十五日。
    第二代,大樟,字双池,邑文庠生,生于明正德五年庚午七月十五日寅时,殁明万历四年丙子八月十三日申时。
    第三代,邦畴,字见湖,邑文庠生。其兄:邦,字平湖,邑文廪生。
    第四代,尚畸,字敬还,邑文贡生。长兄:尚里,字定宇,邑武生。二兄:尚畛,字容宇,邑文生。
    第五代,有愠,字登庸,邑文生。其弟:有富,字则之,邑武生。                                                             
    第六代,生珂,字可玉,邑文贡生。其弟:生珠,字彩玉,邑文贡生。
    第七代,庆年,字天宜,邑文生。
    第八代,宏毅,字士以,邑文生。其兄:宏道,字见远,邑文生。
    以上为“前八代书香”,共八代十四人有功名,其中文生八人,文廪生一人,文贡生三人,武生二人。
    第九代,坚遇公,字三聘,少年奋读,文笔流畅,尤精算术。但三次会试都生意外,请师卜之,辞曰,福星克官星,财运特旺,遂弃文从商经农,在县城开办“三聘商行”,广辟柚林,以农养商,以商促农,并在社溪兴修坝及干渠,引水灌田,已载入县志。与人为善,最喜帮人,口碑极好,被县聘为尝丈永邑田亩主事。年过中年,事业已成,富甲一方,成为永邑第一大绅士。有一首民谣为其赞道:“大庸有个田三聘,两个儿子八个孙,八大槽门千担课,半数男丁取功名,银子用仓装,金子用秤称”。并开办学馆,设帐课子,私塾名:“古荆书室”,高薪聘请名师主教,致使二子八孙皆获取功名。
    后八世书香:从第十世起瑗公到第十七世际,辈次:起、荣、昌、祚、运、奇、开、际,例榜如下:
    第一代:田启瑗,字仁,邑文贡生。其兄:起,字仁,职任州同。
    第二代:田荣先,邑文贡生,兄弟八人,为名震当时的大庸田氏八大家。堂长兄:荣楚,职任州同。堂二兄:荣松,邑文贡生。堂三兄:荣椿,职任千总。堂四兄:荣显,任理问厅。胞长兄:荣登,邑文贡生。胞二兄:荣超,邑文贡生,历任麻阳、新田、湘阴、湘潭、道州教论,永顺府教授。胞四弟:荣,秀才,修职佑郎。
    第三代:田昌典,田荣先的儿子,乾隆末至同治年间人,秀才出身,分县加州同衔,敕封承德郎,晋封四品朝议大夫,原配覃氏诰封恭人。堂兄弟八人为大庸“少九大家”,也叫“后九大家”。堂长兄:昌礼,字嘉会,邑武生。堂兄:昌,字经,为太学生。堂三兄:昌齐,字卜玉,为太学生。堂五弟:昌乾,字定元,邑武生。堂六弟:昌泰,字履安,邑文生。堂弟:昌藻,字万鳌,为太学生。堂八弟:昌鹏,字定文,邑武生。堂九弟:昌泗,字万海,为太学生。
    第四代:田祚秩,字寅寮,田昌典的儿子,清道光至光绪年间人,秀才,留学日本,四品朝议大夫,原配张氏诰封恭人。长兄:祚扬,字绍武,诰封四品朝义大夫,元配:罗氏,诰封恭人。堂长兄:祚翔,字凤翥,九品衔,堂二兄:祚荆,字紫山,邑武生。堂三兄:祚震,字敏耕,邑武生。堂四兄:祚祯,字任武,邑武生。堂五兄:祚浩,字逢源,为太学生。堂八弟,祚镇,字淮潘,邑佾生。堂九弟,祚锡,字天符,授九品衔。
    第五代:田运厚,田祚秩的儿子,清同治至民国初年人,武举出身,五品分省州同。长兄:运舒,字禀中,翰林院待诏。堂长兄:运新,字亦如,留日学生,湖北省军政战时输送科长,候补知事。堂二兄:运喈,字鸣岐,邑文贡生,训导,桃源、永兴、江华等县教谕,武岗学政。堂三兄:运顺,字时雍,九品衔。堂四兄:运遂,字容堂,为太学生。堂五兄:运义,字集生,为太学生。堂六兄:运升,字治熙,邑文生。
    第三阶段:田奇瓒时期
    第一代:田奇瓒,清末民国时代人,留学日本,曾任北伐军军法处长,省府参议,晚年代办兑泽中学,老院子最后一代掌门人。奇瓒,字伯玉,留学日本明治大学,秀山县令。胞弟、奇,字季玉,中国第一代社科院士。胞弟、奇     ,字淑玉,宁乡县农务分会会长。堂长兄:奇峰,字艮山,邑文贡生,五品衔,候选训导。堂二兄:奇登,字少勇,五品衔,永邑营把总。
    第二代:田开铭,田奇王隽的儿子,水文地质科学家。
    田开,田奇瓒的儿子,美国纽约大学荣誉医学博士,曾任湘雅医院院长、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主任,省计划生育研究所主任,省政协委员。田开钫,西部导弹发射基地高级工程师。开锡,大庆油田高级工程师。开铧,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田开铨,原台湾海军司令部司令。
    第三代:田际榕,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曾任湖南省农科院院长,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公司第一任董事长,省政协委员。际月,地质部地质司副司长。
    藏珍馆
    这里展示的是田家老院子近千年来收藏的陶瓷、铜器、玉器、古砚、书法、古画、化石、古钱币等及近代土家族生活用品,见证了湘西地区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变迁。历史最久远的要数一尊出自商周时期的陶罐,陶罐上清楚记录了土家族婚嫁、出丧的习俗,算是宝中之宝。1952年,民俗专家在湘鄂川黔考察民族历史文化的时候,通过这个陶罐,推算出原来的武陵蛮、娄中蛮等具有久远的历史、独立的信仰、独特的民俗,遂确立“土家”作为单一民族。陶罐,成了土家的神物。 
    田家老院子
    恐龙化石
          
    这只恐龙化石是按照田奇王隽院士在张家界境内桑植芙蓉桥考古发现的原骨架同比例制作的,骨架长3米,高1.5米,无牙,又名无牙恐龙,系古龙亚纲槽牙齿恐龙中的一新科品种,距今2.1亿年,是后来地球上大量发现的恐龙的祖先。田先生的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外古生物考古研究的空白,也验证了张家界是一块神奇的土地。目前全世界仅有两具,都是在张家界境内发现的。
    田家老院子
    田、庹一家亲
    田家的这件龙袍,深藏着田氏家族秘不外传的一个悲壮故事。
    元末明初,田家后裔田虎是个罕见的文武奇才,原名田盛山,天生神力,勇猛无比,被称为“天门一只虎”。明洪武年间,湘西一带久旱无雨,颗粒无收,田虎体恤民情,免除了百姓的苛捐杂税,令朝廷十分不满。田虎一时性起,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杀了朝廷的钦差,举起了起义的大旗,一时迎者云集。造反当日,部下从地下挖出一个陶罐,里面有一张写着“日不朗,月不明,合当口含十字人”的纸条,田虎据此坚信明朝将亡,自己有帝王之份,于是按着想象赶制了这件龙袍,与官兵展开殊死搏斗。此时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度重视田虎造反一事,御驾亲征,坐镇武汉指挥,派当朝头号猛将徐达深入湘西镇压。因力量悬殊,田虎亦于明洪武三年战死在仙人溪犀牛潭纱帽山。田虎有九子,朱元璋下令灭其九族,此时正值腊月二十九,兄弟九人在半夜里慌忙将腊猪头、豆腐、萝卜三样菜一锅煮后提前过年。饭后,九兄弟将一支牛角锯成九截,每人各持一截逃命,相约以牛角相认团聚。我们这里所展示的牛角少了一截,据族谱记载,田虎的一个儿子逃命时走的是水路,他刚登上船,官兵即已追至船边,厉声问他姓什么,他见情势危急,哪有心思回答,只顾叫船主“拖、拖…”,意思是快走,快走,官兵却误以为他姓“拖”,便掉头到别处去追了。从此,这个儿子便以“庹”字为姓,流传下来。至今在湘西还保持着“田”“庹”不通婚的习俗。后来兄弟们团聚时将错就错,没有收回他的那一截牛角。这件龙袍是田虎的一名心腹冒着杀头的危险保留下来的,现予以展示,是让后人记住田家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
    1972年清明,田奇王隽院士回乡省亲,专程祭拜了田虎墓,并即兴吟诗一首:横刀不见人,荒野缅雄风。朔风天地动,犹悼盛山君!
    田家老院子
    田奇王隽介绍
    田奇王隽,别名季瑜,1899年生于湖南大庸县(现张家界市)西溪坪。幼患口吃,沉默寡言,靠自身努力矫正,得以根治。
    1909年入天门书院;1915年考入长沙一中;1917年考上北京大学。后家道中落,则勤工俭学,常给出版社翻译外国文献、做排字之类的临时工。但田奇王隽勤奋好学,以奖学金完成学业,并在学生时就被吸收为为中国地质学会会员。
    “凡事要见结果”,田奇王隽从学生时代投身祖国地质事业开始,始终尊重调查第一手资料的科学规律,克服治安、交通等困难,坚持实地调查。1934年,田奇王隽第一个获得“赵亚曾”地质科学研究辅助奖;同年,又获得了首届“丁文江”地质科学奖。建国后的二十余年,他为了祖国的矿藏事业,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先后出任过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专职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委员以及中南地质调查所所长、地质部中南局副局长兼特级总工程师和地质部地矿司副司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务,是我国矿产事业的主要开创人之一。1956年,他出席了二届政协会议并作专题发言;1957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9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初,他应邀出席了苏联远东地质矿产会议,作了“中国震旦系”的学术报告;并奉派越南民主共和国任援越专家组组长;后来,又两次受派随何长工部长出访匈牙利。
    田奇王隽一生对古生物学、地质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对化石石燕新种新属发现和研究,曾有“田氏石燕”之称。在地质方面,首次查明进而广泛深入研究,论述了中国泥盆纪地质发展史、地壳变迁、古地理、古生物、沉积物等方面的特征规律,丰富了我国经济地质学的理论和内容。
    晚年的田奇王隽,仍坚持在保健大夫的照护下,跨越悬崖深谷进行实地考察。文革期间,他抱病写成了《我国地质矿产资源今后堪查方面》以及《首钢矿产资源》筹建的文章。1975年在他76岁高龄时,病中写完《关于我国地质对于几种重要矿产资源今后做法的初步建议》力陈海相成油和隐伏矿的重要性。逝世前一个月,仍强烈要求恢复工作。在他的身上,遗存着田家老院子人特有的风范。
    田家.老院子                   
    龙头神龟
          建于北宋年间的田家老院子在元至正七年毁于战火,后几经修缮,仍未能恢复原有规模。 1723年,田家二十九代孙田起瑗在原址重修宅院,并请来鬼谷子先生的传人、湘西著名的风水大师——易家德来到现场,架罗盘、定星象,特在院内的天井中置一龙头神龟作为镇宅之物。
    算起来,这支神龟落户田家老院子已经三百余年。说来也怪,自从神龟入驻后,田起瑗的重孙田祚秩官至二品大员,历代湘西水患,周边房屋均遭水淹,唯田家老院子却平安无事。人们认为是龙头神龟福佑着田家老院子,使田家续传至今,因此声名远播,当地百姓也常在田家借故祭拜,往它嘴里投置钱币,许下心愿。
    田家.老院子
    思君堂
    田家始祖田承满从朝廷来到边远的张家界,时时思念着主宰政局的朝廷,将“天地君亲师”刻在自己办公、接待的墙壁上,以示他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正是他奉信的“天生我,地载我,君管我,亲养我,师教我理念影响着一代代田家子孙,才有了后来的田家老院子的兴旺发达。
    事实上,思君就是爱国的表现。实践证明,只有国家的强盛,才会有民族的安宁,才会有民众的幸福。
    在田家,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承满公是北宋时期的人物,在那样的时代就具有如此崇高的人生哲理,是令人极为钦佩的,这也正是田家能够昌达的关键。
    田家老院子
    五滴水福床
            田家老院子五滴水福雕花床是先祖田承满用后遗存的,采用黄杨木和梨花木雕刻而成,并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属土家滴水床之极品。
    床名因仿照土家吊角楼的排水屋檐而来,在大湘西地区,一般的雕花木床只有三层滴水,这张床却有五层,独一无二,可见主人在制作时的良苦用心。
    承满公单枪匹马来到张家界,得以子孙昌达,除了其超人的治世治家理念外,这张床亦是大功臣之一。民间谚语云:床边摸一摸,子孙无数多;床头坐一坐,子孙“个顶个”(十分厉害)。
    田家老院子
    慈辉居
    慈辉居是田家老院子历代当家媳妇居住的专用场所。田家选媳有特殊规矩:重得才,轻容貌,要求女方知书达礼,温文贤淑,端庄善良。清朝田家6代有4位夫人被朝廷封为恭人,这说明田家的兴旺与女当家也有很大的关系。
    夫人床与老爷床有明显不同,首先是滴水上的雕刻不同。这张滴水床雕了桃花,莲花,菊花,梅花,中间是一幅石榴图。在土家族,石榴是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意思,其他花均有特殊的寓意。滴水床的上面,特别设立一个“斗”形的天窗,除了通风透光外,同时寓意着田家的孩子们才高八斗。
    其实,作田家的当家媳妇相当不易,除了传统的相夫教子外,还需把持整座院子的生计,教育子女,尤其是对女儿的培养。田家女贤良淑德,多才多艺在张家界是出了名的。
    田家老院子
    淑德堂
    淑德堂,是田家女眷聚会的地方,也是当家夫人在这里处理院子一应公务的地方。
    在田家,“书香留后、孝悌传家”不仅是要求男性后人,对女性后人也是一样。成年女眷在这里汇集,教女儿学知识文化,学做女人的手艺和道理。
    清朝时期,田家6代共有4位夫人被朝廷封为四品恭人(四品诰命夫人)。12名田家女儿分别入宫伴驾或嫁入当朝豪门,为田家老院子家庭历史上书写出光辉的一章。
    田家老院子
    家训堂
    田家孩子出世后,一般由掌门人亲自讲授“诗书留后、孝悌传家”的祖训。田家认为:只有把这八字祖训深深根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才能成为他们日后做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家族也才会长盛不衰。
    日常,当家老爷会定期不定期的对子女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式考试,并奖优罚劣。
      田家老院子
    兰室
           这间房是小姐的卧室,见证着田家女儿成长的历程。
         田家对女孩教养要求很严,不仅要她们读诗书,懂礼仪,习女工,以‘温,良,恭,俭,让’的标准做人、待人,还要学通五家(汉、土、苗、白、侗),一枝独秀。
    历代以来,土家哭嫁、苗族盘歌、侗族大歌、白族九节鞭以及一应民族乐器等都是田家女儿的拿手好戏,在当地的每年举办的女儿节中出尽风头。
    田家原本是汉人血统,来到张家界后,融入到土家族之中,又超出土家人之外,其“博众之长,学为我用”的理念令人折服。
     
    田家老院子
    家膳房

          
    这间屋子是田家人吃饭的地方,称为家膳房。
    田家是一个重教育、轻享受的家族,日常生活相当节俭,多余的钱粮大多用于亲属和友邻的救济,但不等于说田氏的生活就不讲究。反之,田家的“土苗全席”和“田氏家宴”是当地相当有名的菜肴。田氏家谱记载:田奇王隽的表兄、国民党将军汤子模是贺龙参加革命的恩师,贺龙早年曾在汤子模部队中当旅长,两人经常在一起品尝田氏家宴,畅谈国家前途。后来,贺龙率红军长征,在驻扎张家界时,还专程来田家老院子饱食一顿,并亲笔题写“数一道二门户,称雄天下菜肴”。
    今天,田家老院子已经将土苗全席和田氏家宴整理出来,作为大湘西经典菜肴向游客开放。如想吃正宗的湘西菜,不妨到老院子饭庄一试。
    田家老院子
    灶房
          这是典型的土家灶房,一边是制作膳食的灶台,一边是冬天一家人围着取暖的火坑。梁上可以熏鸡、鸭、鱼、肉、香肠等。平常在火坑上还架设铁制衬架,用来煮饭、炒菜、烧开水。坛子内腌的是咸菜,缸里泡的是酸菜,是正宗的土家、苗家作派,在现在的湘西山区人家,都还保存着同样的灶房。
    田家老院子
    作坊屋
           这里保留了田家的两大件粮食加工设备:碓码和石磨。碓码用来舂米;石磨用来磨粉子和推豆腐。在大湘西,这两样设备家家户户都不能少。梁上挂的这块土布是用来过滤豆汁的。经过石磨的压榨、土布的过滤、猛火的煎熬所生产的豆腐清香而白嫩,滑腻而爽口。
    田家老院子
    粮仓
           这是田家的屯粮房,又叫仓屋。田家业大人多,粮仓修的也大。常言道,养儿防老,屯粮防饥,一般都是吃陈米存新谷,田内有收无收全凭老天爷的脸色,储存粮食是完全必要的,不过,老院子在外面还有一个大仓库,那是专门用来收租和救济乡亲的,是田家的主要财产来源。
    田家老院子
    织房
            土家织锦,土家语叫西兰卡普,译成汉语称土花布、打花铺盖。“西兰”是铺盖,“卡普是花的意思。土家织锦主要用来做被面及小孩的窝窝被、脚被、盖裙等,同时也是姑娘的陪嫁、定情之物,还用作跳摆手舞的披甲和祭祀用的壁挂。
        历代以来,田家人实行自己供养的生活方式,所穿衣物大多自己加工制作。今天,土家织锦已远销海内外,是我国民间珍贵的工艺品
    藏书馆
    这里展示的是田家老院子近千年来收藏的涉及天文、地理、周易、诗经、宗学、医学、律学、武术等方面的书籍,共计5万余册,可谓是整个大湘西地区最大的藏书馆。千百年来,田家人才辈出自然事出有因,一是借助了长辈们言传声教的外力,另一方面是他们自身博览群书、勤奋好学的结果。 
    田家.老院子
    先生房
    尊师重教是田家老院子的优良传统,所谓“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屋内这张床属三层屋檐排水床,跟田家的主人住的没什么区别,可见先生在田家老院子的地位极高。正是田家尊师重教,才有了人才辈出的结果。
    田家老院子
    大湘西贵族学府
            
    大湘西是依照武陵山脉的区划而来的称号,包含了今天的怀化地区、常德地区、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地区。由于地处偏僻山野,交通不畅,外人对这方土地上的人知之甚少,总认为这些土著人原始彪悍,愚昧无知,事实上并非如此。
    田家始祖田承满入主张家界后,视传播文化知识,教化边民为第一要务,于北宋庆历7[公元1047]就创建了紫荆书馆,其后代子孙继承祖先遗志,将书馆从族学,乡学逐步演化到社会性办学,吸引了大湘西大户人家的子孙前来求学,名声远播,成为湘鄂川黔边区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为融合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稳定边区政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徽宗闻报后褒奖为“夷以文开化胜武10倍”,并拨白银万两以助办学之资。
            紫荆书馆后更名紫荆宫,再更名为紫荆书院,再后更名天门书院,于元朝至正11年毁于战火。据考,仅在紫荆书馆其间就有“4状元,7翰林,11进士,16孝廉,72秀才”的民间传说。民国时期,教父宋教仁、南北大侠杜心武等人也曾在此学文习武。
     田家老院子
    兑泽中学旧址
           这是兑泽中学的旧址,也是历代田家教书育人的地方。抗日战争爆发后,长沙兑泽中学西迁来到张家界继续办学,还是少年的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此就读,中间第三排就是朱总理上课的课桌。
    1940年,长沙兑泽中学(现长沙6中)经临澧县梅家桥迁来大庸县西溪坪,田家老院子的掌门人田奇瓒热情的接纳了他们,将紫荆学院并入兑泽中学,自己兼任校长,亲任国文教员。1948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兑泽中学迁回长沙,这里再次更名为兑泽斋。
    田家.老院子
    朱镕基总理的故园情节
       19407月,长沙兑泽中学(现长沙六中)由于战争的原因,决定迁校于大庸(现张家界),在兑泽中学念书的朱镕基随校来到了张家界田家老院子。
    20014月,已成为国家总理的朱镕基回到阔别六十年的故园——张家界田家老院子,在此期间,总理一边听取当地官员的汇报,一边深入景区、基层了解民生情况。星夜,总理思绪万千,辗转难眠,信笔写下了一首七律《忆故园》: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园依稀别有天。吉首有材旋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长街攘攘人丁旺,童山濯濯心怏然。浩浩荡荡早日现,郁郁葱葱梦始圆。
    纵观整个诗篇,总理对故园的赞美之词跃于纸上,但我们不难看出,诗中隐藏着一种深深的忧伤。
    总理是伟人也是常人,常人念旧,常人思乡,所以,诗的开篇就写下了“一梦六十年”。是呀,总理离开少年求学地——田家老院子已整整六十年了,他从一介书生转变为国家总理,虽没有常回故园,但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故园的山山水水,牵挂着整个中国人民的幸福。但国家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在执行起来确千难万阻,他有决心、有信心使整个国家强盛起来,诗句的结尾“郁郁葱葱梦始圆”印证了总理的决心、信心。
    总理很正直,一生从不题诗留名,却在张家界题了一首七律,引发他常人之情的,是张家界的山山水水?还是田家老院子他曾坐过的那张课桌?直到他在告别总理岗位的最后一次公开演讲时还再一次提到在张家界、在田家老院子考察的经历,抒发他未了的情怀。
    任何一个有善良的中国人都能理解:总理很艰难,他倡导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像经济体制改革走的那么顺畅。但人民深知:总理尽力了!他的这颗“身居庙堂,心忧天下”的心人民是看得清,辨得明的,作为故园的田家老院子人更认得准:这正是田家人千百年来信守的“身居边野,心系朝廷”的一脉相承。所以,田家人在家庙中为总理点了一盏祈福灯,祝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此篇为宋永松,南骚整理)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永定田家及周边区县土家族的节日整理       

    下一条信息: 经营湘西土司王府--田家老院子的笔记(二)




    图片新闻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田氏荆树堂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
    田齐王陵【组图】
    田齐王陵【组图】
    贵州印江:“田氏宗祠”古建筑群
    贵州印江:“田氏宗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文田婴墓(孟尝君陵园 )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热门信息
    ·  巨野田庄清末武状元(田在田)林及相关
    ·  田完祠简介
    ·  经营湘西土司王府--田家老院子的笔记
    ·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田氏荆树堂
    ·  田齐王陵【组图】
    ·  贵州印江:“田氏宗祠”古建筑群
    ·  田纪云的家庙碑和祖先墓
    ·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文田婴墓(孟尝君陵
    ·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