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祠
     
    访明代廉吏田蕙履职地一陕西蒲城县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4666    添加时间:2023-5-13 10:53:33
     

    访明代廉吏田蕙履职地一陕西蒲城县


    /田生树


    为深入研究明代廉吏田蕙,428日早上,我们一行三人,开车从大同起程奔赴陕西省蒲城县。因为心情好,一路通过车窗,欣赏了各地春天的美景。有一种“春来又现百花妍,柳绿桃红竞献欢”的感觉。途中经过了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及陕西省渭南市的韩城市,晚上10点钟顺利地到达蒲城县,共行驶了900公里

    因为我们提前预定了蒲城县一家名曰:“天源大酒店”住处,所以人员到后,很快就住进了房间。据当地人说:这个酒店既卫生又安全,服务周到,是外地客人比较信赖的宾馆。




    第二天早上,我们通过酒店服务人员介绍,找到一个对当地历史文化和景点熟悉的导游,全程跟踪服务。导游名叫韩冰()40岁左右,蒲城县城人,态度温和,待人礼貌,知识面广。按照她的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天时间的询访。

    蒲城县历史悠久,秦时称重泉,西魏始名蒲城,唐中期因皇陵葬此地称奉先,宋代复名蒲城,沿用至今。据记载,周康王时期,封唐叔虞少子明贾为贾伯,建贾城于今县城西南之贾曲村,迄今已有3000余年建城史。先秦时期,蒲城又是各方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地;秦汉时期,洛河漕运发达,使蒲城成为重要的粮储基地;唐朝时,城池已具规模,明万历初年城池大规模拓展并加固。




    蒲城县地处陕西省中部东侧,渭南市中部,距离省会西安90公里,是个农业大县,全县人口74万,17个乡镇,275个行政村。素有将相故里,酥梨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有唐朝五座皇陵,即桥陵(李旦)、泰陵(李隆基)、惠陵(让皇帝李宪)、景陵(李纯)、光陵(李恒),关公庙、文庙等大批文物。

    明万历二年(1574),山西应州人田蕙,以进士科,任蒲城县令,拉开了他在此县任职七年的官宦生涯。

    下面我们在韩导游的引领下,沿着田蕙的履职轨迹进行分析研究。

    一、走进农业,再现往昔赋税改革。现在的蒲城土地丰饶,气侯适宜,耕作条件好,是优质的小麦基地,年产3亿公斤左右,稳居全国县级之首。又是苹果、酥梨之乡,全县果林面积60万亩,其中苹果、酥梨就占50万亩,特色时令水果10万亩,年产8亿公斤。

    明万历初年,蒲城县地处黄土高原,常年干旱缺雨,庄稼欠收或者是无收,大部分能浇水的肥沃田地掌握在地方乡绅权贵手中,官衙又向百姓逼要粮税及苛捐。挣扎在饥饿生死线上的百姓,为了活命,冒着被官府随时捉拿的危险,不顾一切,集体上告朝廷。

    田蕙刚上任,就遇到这么一个棘手事件。在解决中,他沉着冷静,镇定自若。一方面召集状告官衙的百姓集体来县衙大院开会,公开承认官方存在积弊,并约法三章,保证尽快给大家答复。另一方面组成全县耕地调查组,重新进行丈量核实。对土地的平、坡、肥、瘠、背阴、向阳之不同,在旧赋的基础上加减,变通事体,调整原来不合理的赋税。最后把均衡赋税方案上报两院(陕西巡抚院、按察使司院)批准试行。有效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杜绝了乡绅权贵霸占良田交普通赋税的陋习。地方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农业的发展,而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主要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故大力开垦荒田是古代发展农业生产较为常见的手段。田蕙通过调研,认为发展农业在顺民意均衡赋税,更主要在扩大耕田面积。于是,有计划地鼓励民间大力开垦荒田(陆荒与山荒),规定开垦者五年之内不收赋税,开辟了有史以来的开荒高潮。此举,在扩充耕田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明史籍记载,明万历二年前,蒲城县共有民田一万零七十八顷六十四亩,其中夏田是四千六百一十三顷四十一亩,秋田为五千四百六十五顷二十三亩。现在我们经过询访,耕地为80136·63公顷(1202049·45),其中水浇地56151·34公顷(842270·10)亩,占70%;早地23985·29公顷(359779·35),占29·93%。这些数字,虽然跨越年久,应该与时任县令田蕙制定政策及大力推行有关。

    斯人已去,看这位蒲城人,时任明山西按察使司正使(正三品)张稽古对田蕙是怎样评价的:“绎斋田父母(田蕙号绎斋),以右榜进士视邑篆,实任其事。矧我蒲甿罹此困苦,不啻倒悬耳矣,乃何幸会此举也,懿哉!法祖宗传来嗣,一劳永佚,有为国之忠焉;重沃野轻硗田,除奸釐弊,有体民之仁焉;裒多益寡,通其变,使民不倦,有达权之智焉。三美咸具,虽移以均,平天下可也,矧区区田赋云乎哉!”见清康熙《蒲城县志》蒲城县均量记。

    明万历九年(1581),首辅张居正推行赋税改革,实行一条鞭法,正是蒲城县令田蕙给提供的重要依据。这项国策先在福建试行,后推向全国。这样既减轻了农民负担,又缓解了阶级矛盾,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二、走进古城,再忆田公丰功伟绩。我们在韩导游的引领下,来到新建的重泉古城(蒲城古名)询访。据说,重建古城意在重现历史人文景观。进入古城后,首先看到的是老县衙,县衙按旧时布置,古朴而不失威严。县衙过后看到的是一个水景大广场,中间为天坛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下面为茶楼的操作间,二楼和外面的广场是游客喝茶休息的地方,布置古朴坐凳百余组,铜壶,老风箱、老茶艺人等古朴人文景观为古镇增添几分亮色,广场周围流水潺潺,水车响动。再往前走,映入眼帘为一条古街,里面古朴典雅,武士、将军、书生、秀才等古人物街中穿梭。铺面鳞次栉比,有绸缎庄、铁匠铺、当铺以及各种小吃、作坊等,让游人流连忘返。

    因为不是明朝古城原貌,景点虽然好,但没有转完,我就和韩导说:“韩导我们主要想看看明朝原来的古城墙,你看有没有,如有带我们去一下。”她笑了笑,略思考了片刻,就说:“好的,明古城墙在蒲城中学院內,‘五一’期间学生放假,守门工作人员不让随便进去,我找个熟人吧!”话后,拿起手机就联系。一会说:“已说好了,可以进去。”我们按照她指引的道路行驶。路上,韩导问我,您去那里看什么呀!古城墙以不完整了。我说城墙虽破,那里正是我祖先田蕙曾工作的地方。边走边说,很快就到蒲城中学门口。进去后,我们听韩导给讲述古城墙的历史。

    明代城墙遗址,位于蒲城县城关镇城区一带。西南角城址位于南墙蓝光教育集团单位家属院内,其余城墙本体位于蒲城中学内,东南角城址位于东邻蒲城县第一运输公司,其余三面皆为回收公司用地。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宽约1200米,分布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原辟有四门,城墙夯筑,外包砖。其东南角角楼墩台向外(东南方向)延伸约200米,殊为奇特。现仅存西南角、东南角两段夯土残墙。西南角城址平面原呈曲尺形,由于风化破坏,现呈弧形,东西长约28米,南北宽约23.8米,基宽约8米,高约12米,夯层厚约0.1~0.13米。夯土中包含的砖瓦堆积层厚约0.4米,该层距地表高约1.2米,东南角城址平面近似三角形,东西约14米,南北约13米,残高约12米;三角形西南角有一段向西南延伸的残墙,残墙长约8米,厚能约1.5米,残高约1.5米;东南侧和西北角有垮塌现象,西北角垮塌后裸露有后期的砖墙,距地面高约10米,城墙夯层明显,夯层厚约0.1~0.15米,夯质较为坚硬,夯土较纯净。未发现其他遗物。该遗址是关中地区现存少有的明代城墙遗址之一,虽破坏严重,但为研究蒲城明代的城邑制度及防御体系提供了实物依据。




    我站在古城墙下思绪万千,仿佛回到了蒲城县当年在田蕙的精心治理下,安居乐业、繁荣富强的时代。

    田蕙,字应芳,号绎斋,从小在母亲俞氏和学堂老师的辅导下,发奋攻读史籍和圣贤之书,十五岁能作词作诗,十八岁就取得了学业功名。他非常崇拜宋代文天祥的忠君爱国精神和祖父田天泽的爱民情怀。故任职后,首先想到是为民解忧,为地方做事。迄今虽有几百年的历史,蒲城民间仍有他许多动人的传说。




    1、不忘初心,清廉为官。田蕙出生在社会底层,深知百姓的疾苦,做事之艰难。当来到县衙,看到自己布置一新的寝室和摆放的金银器具,高档木制床柜。就问县丞王同壤,这是原来县令的摆设吗?王同壤答到,是刚换的。田蕙让他马上取掉,把原县令的旧物摆上。县丞实在没办法,只好让人将原物搬回。有一次,主簿宁海盛,按照他的身材,给做了一套丝蚕料外衣,送过去让他穿,他不仅没有收,还批评了宁海盛。田蕙说:“此事虽小,先例一开,所有官吏都会效仿,不廉之风就会渐行,请拿回去吧!”田蕙还让人专门篆刻“告诫碑”镶嵌到县衙过道。碑文曰:“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来警示官吏的行为。见蒲城县博物馆院内碑刻。




    明万历八年(1580),他提升户部四川清吏司主事,临走时只带一些自己的衣物,别无它物。

    2、修缮城池,改造街道。蒲城县城池是明朝洪武年间,为了防御外侵,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的原则而建。城墙总周长6688米,墙高达12米。明景泰、正德、嘉靖年间在原基础上维修。万历五年(1577),县令田蕙挺全力进行大规模修缮,调集民工1000人,消耗白银三万八千两。对破损墙体进行补修,换用青砖包裹,更换了四个城门的木制门,增置文昌、魁星、青龙三祠。对东北濠沟、南濠沟进行深挖和加固,保持池水的正常绕流。新修城池远看象一座巍峨壮观、坚不可破的城堡。




    其次,针对原来街道规化不合理,田蕙对街道进行拓宽修整,满足逐渐增多的行人量,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原道路因年久失修,多处路基沉陷垮塌,每逢大雨会严重积水,影响通行,且路面狭窄。如县城举办活动,人车量大极易造成交通拥堵。道路修好后,蒲城百姓为感恩田县令的功德,给赠送了一块匾,上书“为民修路、功在千秋。”见蒲城县大事记、清康熙《蒲城县志》建置城池。

    3、大兴教育,惩治恶霸。明朝郡县教育,上承唐宋,下启大清,是国家教育体系发展的一个时期。县里办学一般分为官办及民办两种。在这个教育体系中,地方政府相当重要,县令的作用非常大,比如修缮学宫、划拨经费、发展民办学堂、引进教学人才等。




    田蕙履职间,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充分征求教谕庞英,训导李楠和教师们的意见,形成合理方案,从文教、德教、典型案例教育三方面抓起。一是注重文化教育。万历六年(1578),在县署西建设考棚,凡华州范围的考生,都来蒲城参加省学政主持的院试;先后划拨经费对正学书院进行修缮扩建;县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发展私办学堂,免除杂费;制定学规对教师奖优罚劣。使蒲城教学时为陕中之骄。二是注重道德教育。封建社会中,历来想通过道德教育塑造其社会成员的思想品质,以维护和巩固当地的利益,所以官方大力倡导修缮保护寺庙。从田蕙大兴修建寺庙的碑文可以看出,比如蒲城县关帝庙(当地人称南庙)碑文曰:“山西绎斋田君蕙与王同壤(县丞)同心,在蒲三月,政教大行,竖石适当其时,倅幕庞君英、李君楠掌教事,敷政教于吾邑者也!皆得书。”我们在文庙石碑中也看到一块类似修缮庙宇的碑记,说明田蕙在蒲城县大行修缮寺庙,教化黎民方面,确实做出了贡献。再如,明万历五年六月(15776),蒲城县城有一贞节女子,名曰:马兰香,与本籍人李春炜定亲。未过门春炜生病,因医治无效而亡。兰香闻讯悲痛不已,寝食难安。欲前去吊唁,被父母止之。只好将给未婚夫爹娘做好的布鞋委托父母送去,夜间洗澡梳妆后缢死。停尸三日,苍蝇不侵肌肤,异香满室,脸面如生。田蕙得知后,深受感动,亲自带属下前去祭祀,并向州府上书,汇报此感人事迹。最后得到朝廷旌表,给马兰香立贞洁牌坊一座。见清康熙《蒲城县志》。三是注重惩治恶霸。田蕙一方面推行仁教,另一方面严厉惩治豪强恶霸,稳定社会秩序,力图打造一个清明社会。在这里列举两个事例:第一个是蒲城县恶霸施豹,依仗自己是陕西西安府同知宋贤亲外孙,欺男霸女横行乡里。他与民女蓝春晓通奸,并打死其亲夫李天仁。案发后,田蕙深入现场,细心探案,最后终将二凶犯缉拿回衙。审案之时,同知宋贤先派狐朋狗党劝田蕙撤案,后亲到县衙威逼利诱。面对府同知的种种劣行。田蕙始终不惧不屈,从容应对,最后将两罪犯绳子以法。为教育后人,山西应县耍猴剧团将此故事编成戏剧,巡回演出。第二个是陕西华州原知州邢振羽小舅子吴超荣与蒲城县粮商李丛贵合伙做粮食生意的事。经商几年来,两人一直关系很融洽,万历四年(1576),两人因为一笔生意,钱分不均。吴超荣说,这笔生意是他联系销售的,他应该挣这笔钱的多份。李丛贵说,粮食是他下辛苦收购的,应该各分一半。吴超荣说,已往的惯例都是你收粮,我售粮,最后挣钱后给你分三分之一,怎么这次就不行了。李丛贵说,过去这样做我认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行。最后,两人各说各有理,没有达成意见。吴超荣一看说不通,就背后花钱雇了个贼人将李丛贵杀死,埋于城西树下。李家报案后,田蕙调精兵强将,破获此案。最后,案情真相大白。在案件过程中,田蕙顶住吴家多方说情的压力,将两罪犯抓获,按律定罪。消息一传,蒲城县百姓如过年一样欢呼,更有一部分群众在县衙门前放鞭炮。





    田蕙在蒲城的功绩得到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认可,在给他下达敕命时称:“廉慎自持、慈祥敷政、民怀讼理、绰有令声。”陕西富平人,时任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正一品)孙丕扬称他是“关中贤令第一。”




    这次我们还走进龙首渠,不仅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一些关于修渠的传说。龙首渠是西汉时修建的一项引灌溉工程,也是中国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引水工程,故历代官员对修渠工作非常重视。这条渠使用了2000年,给当地农业灌溉发挥了巨大作用。据说,明万历时期,蒲城县令田蕙,投巨资,组织大量的农民工进行修复龙首渠,灌溉农田,深受当地百姓拥戴。我因在蒲城时间短,没有展开询访,少留点遗憾,下次再专门过来细访。




    文章将要收笔时,我在这里感谢勤劳善良的蒲城人对询访工作的配合,特别是感谢韩导游的支持配合。

    综上所述,田蕙有中华民族传承的优秀品质,他能明辨是非,区分善恶,守住初心,守住底线,为民办事。可以说是“一身正气豪情壮,两袖清风意志昂。”他始终牢记父亲临终那句话:““孺子勉之,以成吾志,光先人之令绪,其在子矣!”意思是你要勤奋学习,实现我的志向,光大祖先德业,就靠你了。始终牢记“忠君爱国、天地良心”这八个字。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询访结束后,当轿车驶出蒲城县收费站门口时,我让司机停车,我们集体下车,向这位曾经在蒲城做过突出贡献的先人(田蕙)三鞠躬,表示对老人家的怀念和敬仰。

    颂曰:

    弹指一挥四百春,蕙公蒲城留英名。

    清正廉明施仁政,均衡田赋治荒滩。

    修缮城池拓街道,大兴德教惩邪恶。

    龙首砌渠今犹在,造福黎民益万年。

    0二三年五月五日撰于研蕙斋



    作者:田生树,男,汉族,19689月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山西应县人。198610月入伍,在山西省消防部队工作三十余年。201712月转业到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作。期间,先后在公安部天津消防警官培训基地、大同市委党校、山西省委党校、中央政法大学、浙江大学进修。田蕙后裔,山西省应县《田氏族谱》主编。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奇述老师的和易教育思想 ——基本原理以及优势分析       

    下一条信息: 唁 电




    图片新闻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田氏荆树堂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
    田齐王陵【组图】
    田齐王陵【组图】
    贵州印江:“田氏宗祠”古建筑群
    贵州印江:“田氏宗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文田婴墓(孟尝君陵园 )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热门信息
    ·  巨野田庄清末武状元(田在田)林及相关
    ·  田完祠简介
    ·  经营湘西土司王府--田家老院子的笔记
    ·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田氏荆树堂
    ·  田齐王陵【组图】
    ·  贵州印江:“田氏宗祠”古建筑群
    ·  田纪云的家庙碑和祖先墓
    ·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文田婴墓(孟尝君陵
    ·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