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十六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6068    添加时间:2016-7-21 14:39:56
     

    106、“国歌之父”田汉故居概述
        从湖南省长沙县城驱车20多公里,经过一路青山绿水、稻田村舍,记者近日来到果园镇田汉村。一座类似四合院、白墙青瓦的建筑——“国歌之父”田汉故居便掩映在田园风光中。
      通往田汉故居的村道一旁,墙上粉刷有“弘扬田汉精神”的标语。什么最能代表田汉精神和国歌精神?记者问田汉故居的讲解员李金辉,她想了想说,“不屈”,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哪怕敌人有枪炮,我有血肉之躯。
      从长沙县果园镇的山村走出,田汉求学、创作、革命、抗战,成为著名剧作家和“国歌之父”。“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军》在抗日战争中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时至今日仍激励着中华儿女。
      记者了解到,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国歌诞生80周年,田汉故居正在进行翻修和扩建,故居前坪将建成4800平方米的“国歌广场”。当地政府还组织了国歌合唱比赛,希望将田汉村打造成一个“唱国歌、升国旗、知国情、爱国家”的国歌村。
      田汉故居所在的田汉村大屋组原来叫“茅坪”,田氏家族聚居的房子被称为“田家大屋”。历经岁月沧桑,砖木结构的田家大屋早已坍塌,现在的建筑是2006年当地政府在原有地基上重建而成,基本还原了当年的历史风貌,并被列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1898年田汉出生于田家大屋,自幼由母亲易克勤抚养。田母“意坚识著,百苦不回”,尤其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田汉的舅舅易象则是一位民主主义革命家,追随过孙中山参加革命,后来遭军阀杀害。易象非常赏识田汉的才华,曾资助他到外地求学。
      母亲的言传身教、舅舅的爱国忠烈,在年少的田汉心中埋下了“坚强不屈”的种子。在此后的民族存亡之际,田汉像战士一样发出了呐喊:“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如今,田汉故居的展厅里悬挂有《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书法作品,讲解员李金辉为游客讲述着国歌创作的历史细节。李金辉说,到了天气好的周末,一天会有上百人前来参观。他们中间有当地人、在当地做工的外地人、学校的师生、旅行团的游客等各种群体,还有80多岁的老人专门租“摩的”从长沙赶过来。
      田汉村支部书记殷勇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政府加大了对田汉故居的投入,周边的环境得到整治,田汉文物展也将在今年布展。当地将以田汉文化为主体,发展红色旅游,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了解“国歌之父”,感悟田汉精神。
     

     107、山东肥城田东史田氏祠堂概述

        田东史田氏祠堂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田东史村,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祠堂正房共有5间,中间3间硬山单脊,砖石土木结构,东西宽11.44米,进深6米,高7米,垂脊浮雕有缠枝花卉二方连续图案,大脊用布瓦扣合而成,顶部用黑色布瓦铺就,仰面朝上;两边两间为耳房,略低于正房,宽3.85米,深6米,高6米,卷棚顶,有垂脊和戗脊,垂脊用黑色布瓦扣合而成。正房东西两侧各有厢房3间。正殿前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田氏续修谱碑,由3块宽54厘米,高1.7米的方形石板拼合而成,碑阳为续修谱碑序,碑阴为家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名列其中。正殿西侧还有清咸丰五年(1855年)家谱碑。

    108、山东五莲驼儿山传说
    在222省道五莲县街头镇坊子段东侧,东徐家沟村西北,矗立着一座似老翁背负婴儿的高山,常吸引旅客侧身仰望,这就是被列入五莲名胜之一的驼儿山。
    驼儿山山脊弯曲,峰峰相叠,形似昂首竖尾,中间平缓且有突峰的骆驼,与远处一小山相叠形成老翁背负婴儿状,状如老翁负子而得名。
    驼儿山在《日照县志》、《五莲县志》均有记载,《齐乘》称其为驼山。历代文人游览此山后曾写下大量诗文。清光绪《日照县志·艺文志》中即有丁守健《过驮儿山》诗一首:“慈父娇儿两意欢,朝朝襁负列岗峦,天公绘出劬劳象,常遗人间孝子看。”
    沿着董家庄村后,顺盘山路蜿蜒而上,行不到半里山路,便见一些零零星星自成一体的孤石。听村里老人说,这些石头大都是从山顶上滚下来的。这山的石头与别的山不同,常在雷雨天气炸山滚石。
    有一年山上滚下一块万斤巨石,朝着山下的寺庙砸去。有人发现后高声喊到:“打了寺,打了寺!”提请寺内防范。听到喊声,从寺内急忙走出一住持和尚,朝那块石头跪下,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打我和尚别打寺”。这石头到了他跟前,立即停住不动了。从此这和尚庙便叫起打了寺。和尚以身护寺的事迹,感动了方圆数百里的百姓,人们纷纷捐资,扩建了庙宇,请来了佛爷、龙王和十八罗汉塑像,使打了寺成了规模宏大的名寺。遗憾的是,寺庙毁于战乱,只剩遗址。那块滚下的石头已被开采利用,无处找寻。
        在山前一面高坡上,约有四五米高,酷似人工雕凿的石碑。相传,这是秦王无字碑。传说当年秦始皇来山东巡视,路经这里,正赶上这地方发大水,驼儿山西洪水被山拦住,成了一片汪洋。秦始皇挥起神鞭,朝山前一道梁子狠狠抽去,结果抽出现在的石门口子。洪水泻下后,淹在水中的北、中、南三个西峪都露了出来。这一鞭抽出两座山,一座是驼儿山,另一座是路南的石人山,山上有石老头、石老嬷,还有石狗、石蛤蟆等怪石。人们为了报答秦始皇,把那块天然的石碑称为秦王无字碑,并在山上建起了秦王寺,塑上秦王像,供世世代代人供奉。
    顺无字碑往上攀登,便是小鹁鸽崖、大鹁鸽崖,这里曾是鹁鸽们的乐园,因它们的栖息而得名,可见这里的陡峭险要之状。有鹁鸽作伴,是个能成仙得道的好地方所以被神人选中。铁拐李来此之后,经常立在这座鹁鸽崖上,练功学法,久而久之,他的身体就和这座山峰融为一体,化成现在的样子。他的真身则从山后大光崖上,顺着腊杆滑下山去,加入“八仙”之列飞洋过海去了。他留下的虽是假身,也是对驼儿山的报答。它永久地矗立在这里,保护住大山永不受妖魔鬼怪侵扰,那些妖魔一看到铁拐李的影子,也不敢轻易冒犯。它护住了大山,也保护了山上山下善良的人。
    1944年秋,日本鬼子纠合伪军张步云部1000余人由沈疃据点分三路“扫荡”街头一带根据地。活动在街头一带的八路军和日北县的党政机关、根据地的抗日军民迅速撤到驼儿山里。待敌人前来搜索时,传说从铁拐李峰上吐出一股云雾,将山下团团罩住。敌人到山前一看,大雾弥漫,寸步难行,也就改变了进山“扫荡”的计划。事后,人们纷纷传告,这是铁拐李施的法术,营救了来躲难的人们。
        过大鹁鸽崖再往上攀,只见一块块圆滑的巨石似从山顶流淌下来一般,形成一道逼真的石浪,这大概也是炸山时滚下的石头。那么,这山为什么经常炸?只要仔细观察一下这石头的构造,就不难看出其原因所在。这山的石别具一格,石与石之间一般有隔,一石多层,形成石上迭石,挺立山顶的那座驼头峰,就是由若干层巨石迭成的,那驼背两边的“阁台子”也是由一条条条石迭成,有的长达数十米。这些迭石,一旦遇上重雷袭击,很容易将它炸开。阁的面积不大,除从断壁残崖和只砖片砾上看出点痕迹外,别无其它发现,但位置险要,能看到四面八方直至东海。阁前那块傲立山顶的巨石非常引人注目。石高达一二十米,宽十几米,靠阁的一面似一刀切成,光滑如砥,传说这是供秦始皇磨剑之用的磨剑石,也称望海石。它面朝东方,似跷首远望东海。
    在老母阁后一巨石上,有一人工凿成的碗口粗的石孔,大概这是当年厉应九领导的反洋教反清农民起义军插旗用的旗窝。清末,德帝国主义侵占山东后,在驼儿山前的后街头村建起一座教堂,洋教士薛天资在此以传教为幌子,欺压当地农民,被坊子村农民厉应九联合驼儿山一带18个村庄的农民惩治。此举惊动了清朝官府,派兵将厉应九绑架,农民与官府展开了激烈搏斗,夺回厉应九。
    趁此,厉应九于1902年冬率2000余农民在驼儿山上安营扎寨,宣布起义,口号是“消灭洋鬼子,不受洋人欺,”震惊了清廷。山东巡抚急令沂州知府率3000官兵将驼儿山围得水泄不通。义军退到山顶扯起大旗,用雷木滚石打退敌人的进攻,但终因寡不敌众,又加粮草断绝,水源缺乏,最后失利。厉应九则顺着铁拐李那条退路,骑着双手握着花枪腊杆子,从山后大光崖上滑落下来,落在沙土坑上,在青草棵的掩护下遁走。
    这次反帝反清斗争离现在长达百年,虽遭失败,但它的革命火种却撒在驼儿山一带。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这里建起根据地,滨北、日北的区、县机关,滨海主力部队曾先后在这里驻扎过。新中国建立后,这里的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挖山不止,建设家园,生产条件不断改变,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这里的人民又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逐步建成果品之乡、石材基地。
    老父驮儿尽爱心,小儿不忘尽孝心。驼儿山的儿女们没有忘记大山的养育之恩,正以开发建设驼儿山,为驼儿山增光添彩的实际行动尽自己的孝心,的嘹亮凯歌。

     

     

     

    109、山东省明朝移民概述
    一、山东10万村落大多建于明朝
    截至1990年,山东全省共有自然村落107387个。山东省地名办公室组织人力对山东省地名进行调查、研究,编辑出版了《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李金山、董珂、姚子照主编,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年版),全书共收录自然村落6000余。其中根据家谱、族谱、墓碑、方志以及口承史料,4830个自然村落建村的历史可考。
    以上只是根据《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所做的数字统计。目前尚无全面反映山东全省107387个村落历史的调查研究成果,我们近期无法对全省的村落历史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山东部分县市的村落历史调查已经完成,我们可以对部分县市进行个案分析。所得数据也支持延续至今的山东村落大多建于明朝、建于明朝的村落又大都始建于明初这一结论。例如,曹县共有自然村2776个,其中明朝建村1606个,占总数的57.9%;郓城县共有自然村1388个,其中明朝建村966个;滕州市共有自然村1223个,明朝建村687个;嘉祥县共有自然村782个,其中明朝建村530个。
    明朝山东村落的重构是人口的大迁徙造成的。元末战乱与“靖难之役”,山东都是主战场。长期的兵燹,使山东人口锐减,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于是,在明初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场人口大迁移。山东人口的大迁徙,一是省内人口的迁徙,二是外省人口的迁入。
    二、“洪洞大槐树”移民的真相
    在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不过,在很长一个时期,洪洞大槐树移民只是一个民间话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清朝末年,有个叫景大启的为官曹州,当地土民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远嫁的女儿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景大启很受感动,就和另一个在山东做官的洪洞人刘子林相商,募资修复古大槐树遗址。此议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持。于是,在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还有牌坊。牌坊横额两面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云: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
    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景大启等人还编辑了一本《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出现,洪洞移民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于洪洞移民的研究论著,数量也颇为可观。
    迁入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数量极大。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一书中,我们检索出分布在92个县市的763个洪洞大槐移民村落。分布在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的实际数量,肯定要大于此数。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比较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今聊城市,二是今菏泽市。
    关于今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
    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
    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明廷立即着手对山西平民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动。“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临清,辖丘县、馆陶两县,隶属东昌府。实际上,明政府划定的山东移民区不只是临清一州,而是整个东昌府。洪武二十二年(389年)八月,后军都督朱荣上奏称:“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这次移民影响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于是,“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佥事徐整分田结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这里的“山东”应指东昌府。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徙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明太祖实录》卷一九八)。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文献中记载的往东昌移民,从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
    明朝东昌府辖3州15县。3州是:临清州(州治今山东临清),辖丘县(今河北丘县东南)、馆陶县(今山东馆陶东北);高唐州(州治今山东高唐),辖恩县(今山东平原西南)、夏津县(今山东夏津)、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阳东北),辖范县(今河南范县西南)、观城县(今河南清丰东北)、朝城县(今河南南乐东);聊城县(今山东东昌)、堂邑县(今山东东昌西北)、博平县(今山东茌平西)、茌平县(今山东茌平)、莘县(今山东莘县)、清平县(今山东高唐西南)、冠县(今山东冠县)。今山东临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东昌、茌平、莘县、冠县一带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比较密集,印证了文献记载。
    另一个洪洞移民村落密集地区是今菏泽市。菏泽,明朝属兖州府。明朝官方文献中也提到兖州为洪洞移民区。洪武二十八年,“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春、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荣往彰德、卫辉、大名、广平、顺德、真定、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可见兖州也是一个洪洞移民区。兖州辖四州二十三县。但今洪洞移民村落分布较密集的主要是今菏泽市,即兖州西部地区。
    文献中载明的洪洞移民山东的地点只有东昌府和兖州府。
    所谓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指明朝的山西移民。那棵大槐树巍然挺立在洪洞县城北约1公里处,滔滔汾河的东岸,相传始植于汉代,故名“汉槐”。唐太宗李世民称帝第三年上,在距大槐树不远处修建了一所广济寺,殿宇巍峨,僧人济济,香火很盛。有一种鸟,名叫“鹳”,形似鹤亦像鹭,觅食于河滩溪流,嗜食鱼蚌,夜栖河边树。大槐树遂成为汾河滩上鹳鸟的天然良居,纷纷抢占树杈,构巢垒巢。山西移民主要今晋南与晋东南一带的太原府、平阳府、汾州、沁州、泽州、潞州、辽州等。平阳府人口最多,洪洞又是平阳府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因此,洪洞移民的数量应是较多的。不仅如此,洪洞交通便利,乔逢辰《惠远桥记》云:“洪治隶平阳,壮哉县也!其始为城也,适当大路津要,骅骖之所奔驰,商旅之所往来。”因此,洪洞成为移民的集散地。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
    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大多数方志、家谱、墓碑以及口头传承只是笼统地说来自洪洞县,也有一些具体到某个村落,如核桃园村、打水巷子、卧疃村、老吴村、双龙街、东门里、双狮子胡同等等。在山东洪洞移民村落中,也有不少是洪洞以外其他府县的。
    安土重迁,是国人的一大传统,那些山西人中,肯离开故乡去开辟新家园的寥寥无几。民间传说,洪洞移民是被官府押送上路的。在洪洞移民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个传说:
    且说山西境内,有个凤凰窝村,居住着几百户人家,村内有多人在朝里做事,不少人还是大官。此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所有的人脚小拇指甲分为两半。朝里有人好办事,皇上下令凤凰窝的人不迁,别地的百姓都要迁。家乡水甜,故土难舍,谁愿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呢?于是人们都纷纷逃往凤凰窝投亲靠友,安家落户,并且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朝廷着了急,又颁布圣旨说:“凡是凤凰窝的必须外迁,不然灭族。”聚居在凤凰窝的百姓都傻了眼。
    于是,一批批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
    据“大槐树后裔”讲,他们有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背抄手走路,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甲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征。何以如此?前面道及的那个关于“凤凰窝”的故事说是“凤凰窝”的人特有的。还有一个更为盛行的传说,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云云。
    民间还传说移民到达各地后,由于当地荒无人烟,他们可以随便占地。有的“跑马圈地”,骑马跑一圈,马蹄所至之处,都属于他的土地;有的“以犁占地”,看好哪一片地,就犁上一圈,等等。
    这些民间传说,有的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的则属无稽之谈。
    移民的确是有组织地迁往各地的;到达各地后,有组织地进行屯田。洪武二十一年第一次移民,规定“令自便置屯耕种”,但这只是在立村屯田的地点方面的自主选择,对于土地的占有,洪武二十二年规定:“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
    《明史·食货志》:“太祖仍元里社制,河北诸州县土著者以社分里甲,迁民分屯之地,以屯分里甲。”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为多。在山东西部地区,迄今存在若干以“官屯”命名的村落。
    从“官屯”名称来看,这些村落是由官府组织的移民屯田。茌平县王老乡小杨官屯,高唐县尹集镇张官屯,杨屯乡高官屯、董官屯,固河镇崔官屯,南镇乡牛官屯、徐官屯,娄店乡尚官屯,张庄乡迈官屯,皆为某官员奉旨督迁洪洞移民至此屯田所建村落。该官员可能也是山西人,也可能是其他地区的官员被指派至此负责洪洞移民屯田事宜。如郓城王官屯,王姓官员原籍浙江常熟县白莲花桥大王庄;如东昌蒋官屯,乃浙江人蒋明远在此组织屯田所建。
    家谱、族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山西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最早为晋大兴四年,最晚为道光年间。就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来说,集中在洪武—永乐年间。明确纪年的主要是洪武二年,其次是永乐二年。在河南等地,也以洪武二年为多。如民国二十四年《汲县志》卷四下《事纪》云:“土人传闻则以为洪武二年。”考明政府组织的洪洞移民最早是洪武二十一年,此前没有有组织的洪洞移民活动。而在家谱、族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洪洞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以洪武二年为多,这又不可能是无政府状态的流民迁徙。我们认为,洪武二年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之误。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具体的时间概念往往发生误差。
    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背景与原因
    元朝统治中国虽然只有89年,但是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却是其他朝代所难以比拟的。那时候黄河两岸就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石头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同时也是中下游人民遭受灾难的罪恶渊薮。下游的黄河向以“善决善淤善徙”闻名。元朝曾有20多年不打口子,任其泛滥自流,致使中下游大片土地沦为沼泽。人们被大水撵得东奔西逃,无处安生,不少地方人烟绝迹,黄水过后尸陈遍野,村舍变为废墟,良田淤成沙滩,所剩无己的居民往往又在瘟疫中命染黄泉。
    据《元史。王行志》载: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45.8万户。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一片荒凉。同年五月,济宁、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至正八年正月河决济宁路。23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没城墙、漂屋庐、溺众生。26年2月黄河北徙,上至东明、曹州、濮阳,下及济宁皆受其害。济宁路肥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70余里亦如之。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淹没州城、村寨甚多,漂没民居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
    正值中原地区大闹灾荒战乱之时。山西晋南一带却是另一番景象。一是因为那里有元将扩廊帖木耳(绰号“王保保”)镇守,他骄勇善战,足智多谋,再加上那里四周都是群山峻岭,易守难攻。起义军多次进攻山西,可终因地势险要而屡攻不下。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听说那里富庶,并且不打仗,便纷纷往哪里逃。如此一来,与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相比,山西倒是人满为患了。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却达4103450人。以此可知,明朝移民,势在必行。
    规模与记载
    明朝统治者平定战乱后,为了恢复生产,制定了移民垦荒为中心的振兴农业的措施,决计把农民从狭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地广人稀的地方。至此开始了我国历史上延续五十年的迁民活动。明朝大移民主要是从山西和江浙一带往中原地区移民。从各种历史资料上证实,明朝大移民最早开始于洪武三年直至永乐十五年,移民十八次。其中洪武年间十次;永乐年间八次。十八个省,五百个县。八百八十一姓。
    据《中国通史·明·休养生息,开垦荒田》记载: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07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四千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四十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有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免税三年。
    据《明史·食货志》、《明太祖实录》、《续文献通考》等记载:
    一、洪武9年11月,徙山西真定民无田者于凤阳屯田。
    二、洪武13年5月,山西民为军者24000余户,悉还为民。
    三、洪武21年8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山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日繁,宜令分丁徙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太祖曾谕户部侍郎杨靖曰:“山东地宽,民不宜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税三年,仍给钞20锭以备农具。
    四、洪武22年11月,太祖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乃命后军都督府俭事李恪等谕其民愿徙者,验丁分田。
    五、洪武25年8月,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30锭,令量牛屯田。
    六、洪武25年12月,后军都督府柬事木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明、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徙居者凡598户。计当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11830000余斤,麦苗13180余顷。圣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之贫者少矣。”
    七、洪武25年12月,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上遣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都伍,置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报之······
    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丁七卫······每卫5600人。
    八、洪武28年元月,甲寅遣使救晋王桐,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26600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九、洪武29年9月,后军都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徙居大明、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26072顷。
    十、洪武35年9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出山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洲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县。
    十一、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北京为民种田例。先是刑部尚书郑赐督察院佐都御使陈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景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罪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部政司就本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十二、永乐2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一万户实北平。
    十三、永乐3年9月,徙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平。
    十四、永乐4年元月,湖广、山西、山东等处郡县史李懋等240人言愿为民北平,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十五、永乐5年5月,命户部从山西之平阳、泽、澜、山东之登莱好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费一百锭,口粮六斗。
    十六、永乐14年11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2300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十七、永乐15年5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皆阙上言:本处地孬且狭,岁次不登,衣食不给,分丁于北平、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仍免田租一年。
    明朝大移民经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历时50年时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明朝大移民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
    方法与步骤
    明朝大移民历时50年时间,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你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可谁也不愿迁到那里去,没办法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徙。并规定凡移民者都必须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分别迁往中原各地。甚至如民间传说的那样采用诱骗形式。官方预先张贴告示:除广济寺大槐树底下的人不迁,所有地方的人都迁,也有的传说限定某日凡愿迁者都到大槐树下报道,不愿迁者也必须到那里向官府央情。结果,当成千上万的民众齐聚在大槐树下的时候,官府出其不意,调集大批官兵,一举将大槐树下团团包围,所到之人不论男奴老幼,一个不留全部迁移。凡不从者便绳捆索绑,一串一串连接起来,在官兵的喝遣下不得不依从。那些留在家里的老弱病残,闻讯后赶来。自然是“爷娘妻子奔走相送、牵衣顿足、拦路哭喊"的悲壮情景了。
    事实是不是这样,从政史资料记载迁山西平阳之民却有数处。洪洞县是平阳人口最多的县份,洪洞县是迁民重点应是无疑问的。而且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通幽燕、东接齐鲁、南达秦蜀、西临河陇,洪洞县北关的广济寺又是唐宋以来的驿站,明朝政府在这里设局派员,集中移民队伍,发放川资凭照,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更重要的是千百万被迁之民记载了自己背井离乡的沉痛历史。
    影响与作用
    明朝政府为了使移民能顺利进行,曾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发放棉衣、川资(迁移路费)以及安家、置办农具的银两,到那里土地可以“自便置屯耕种”,还免其赋税三年。山西移民来到中原地区,看到那么多肥沃的土地无人耕种,一时间慌了手脚,有的跑马占地,以马蹄印为界,谁圈起来就是谁的;有的以犁占地,围着大地犁上一圈,这地就归我所有了。有了地就张罗着盖房造屋,建立村落,有的依据地形建造,叫某坡、某坑、某河口、某湾;有的依据自己的姓氏,叫某村、某庄;也有的依据不同的行业,会种菜的叫某菜园;会打油的叫某油坊;会造纸的叫某纸坊。还有的依据盖的房子取庄名,盖瓦房多的就叫某瓦房;盖平房多的就叫某平坊;盖楼多的就叫某楼等。还有不少地方以“屯”、“营”取名的村庄很多。如:丁官屯、马坊屯、欧山屯以及张营、李营、孟营等。这些屯和营的来历大都是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实行军屯田、民屯田、商屯田所致。
    据部分调查资料显示,中原一带特别是河南、山东一带半数以上的村庄是明代建立的。如:山东省金乡县共有村庄1247个,元朝以前建村69个,明朝建村830个,清朝建村323个,民国以后建村8个,建村年代不详17个。金乡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山东省曹县共有自然村2276个,属明代移民建村的就有1606个。滕州市现有1223个自然村,属明代建村的就有687个。现存425部族谱和碑文中,有225部族谱明确记载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自洪洞县迁民来此。河南省的林县、孟县、汤阴、内黄、兰考、修武等大多数县份的村庄都是自山西洪同大槐树移民来此。
    明朝大移民前后经历三代皇帝长达50年,覆盖中原、华东数省,波及大半个中国。几百年来与各地土著人杂陈而居,既有交流和融合,也必然有矛盾和竞争,正是在这些不断发生和消解的矛盾和竞争中,克服了民族惰性,激发了聪明才智、生机和活力。也正是在一代一代婚配、交流和融合中,优化和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激活了人的各种潜在素质,在我国中原地带的人类进化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
    不过,在很长一个时期,洪洞大槐树移民只是一个民间话题,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清朝末年,有个叫景大启的为官曹州(今山东菏泽),当地土民听说他是洪洞人,像远嫁的女儿见了娘家人一般,格外亲热,有些人还翻出族谱给他看,说祖上本也是洪洞人。景大启很受感动,就和另一个在山东做官的洪洞人刘子林相商,募资修复古大槐树遗址。此议得到了若干洪洞人的支持。于是,在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还有牌坊。牌坊横额两面刻有4首怀古诗,其中一首云:
    迁民往事忆当年,拄杖穿云窗夕烟。
    嘉木扶疏堪纪念,犹留经塔耸巍然。
    景大启等人还编辑了一本《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出现,洪洞移民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于洪洞移民的研究论著,数量也颇为可观。迁入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数量极大。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一书中,我们检索出分布在92个县市的763个洪洞大槐移民村落。分布在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的实际数量,肯定要大于此数。
    洪洞大槐树移民在山东比较集中分布在两个区域,一是今聊城市;二是今菏泽市;三是德州市。
    文献记载
    关于今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献中有明确的记载。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的建议:
    古者狭乡之民迁于宽乡,盖欲地不失利,民有恒业,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鲜少。山东、西之民自入国朝,生齿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宽闲之地,开种田亩,如此则国赋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朱元璋采纳了刘九皋的这一建议,很快作出决定:“山东地广,民不必迁,山西民众,宜如其言。”明廷立即着手对山西平民实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动。“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诸处闲旷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户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临清,辖丘县、馆陶两县,隶属东昌府。实际上,明政府划定的山东移民区不只是临清一州,而是整个东昌府。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八月,后军都督朱荣上奏称:“山西贫民徙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这次移民影响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张从整等一百一十六户愿应募屯田,户部以闻。于是,“赏从整等钞、锭,送后军都督佥事徐整分田结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时上以山西地狭民稠,下令许其民分丁于北平、山东、河南旷土耕种,故从整等来应募也”(《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七)。这里的“山东”应指东昌府。
    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徙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明太祖实录》卷一九八)。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恪等往谕山西民愿徙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
    文献中记载的往东昌移民,从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
    明朝东昌府辖3州15县。3州是:临清州(州治今山东临清),辖丘县(今河北丘县东南)、馆陶县(今山东馆陶东北);高唐州(州治今山东高唐),辖恩县(今山东平原西南)、夏津县(今山东夏津)、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阳东北),辖范县(今河南范县西南)、观城县(今河南清丰东北)、朝城县(今河南南乐东);聊城县(今山东东昌)、堂邑县(今山东东昌西北)、博平县(今山东茌平西)、茌平县(今山东茌平)、莘县(今山东莘县)、清平县(今山东高唐西南)、冠县(今山东冠县)。
    今山东临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东昌、茌平、莘县、冠县一带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比较密集,印证了文献记载。
    另一个洪洞移民村落密集地区是今菏泽市。菏泽,明朝属兖州府。明朝官方文献中也提到兖州为洪洞移民区。洪武二十八年,“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春、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朱荣往彰德、卫辉、大名、广平、顺德、真定、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田”(《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可见兖州也是一个洪洞移民区。兖州辖四州二十三县。但今洪洞移民村落分布较密集的主要是今菏泽市,即兖州西部地区。
    文献中载明的洪洞移民山东的地点只有东昌府和兖州府。所谓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指明朝的山西移民。那棵大槐树巍然挺立在洪洞县城北约1公里处,滔滔汾河的东岸,相传始植于汉代,故名“汉槐”。唐太宗李世民称帝第三年上,在距大槐树不远处修建了一所广济寺,殿宇巍峨,僧人济济,香火很盛。有一种鸟,名叫“鹳”,形似鹤亦像鹭,觅食于河滩溪流,嗜食鱼蚌,夜栖河边树。大槐树遂成为汾河滩上鹳鸟的天然良居,纷纷抢占树杈,构巢垒巢。山西移民主要今晋南与晋东南一带的太原府、平阳府、汾州、沁州、泽州、潞州、辽州等。平阳府人口最多,洪洞又是平阳府人口最多的一个县。
    因此,洪洞移民的数量应是较多的。不仅如此,洪洞交通便利,乔逢辰《惠远桥记》云:“洪治隶平阳,壮哉县也!其始为城也,适当大路津要,骅骖之所奔驰,商旅之所往来。”因此,洪洞成为移民的集散地。
    洪洞大槐树记载
    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
     洪洞大槐树 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之所。传闻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 动身一般是在秋收后,为的是多积攒点安家落户的费用。飒飒秋风之中,树叶凋落,一个个老鹳窝更加醒目。移民拖儿带女上路了,故土难舍,忍不住频频回首,再看一眼故乡。路远了,村舍看不见了,映入眼帘的唯有那棵巍峨的大槐树和错落其上的一个个老鹳窝。于是,这大槐树和老鹳窝便成为故乡的标志。
    大多数方志、家谱、墓碑以及口头传承只是笼统地说来自洪洞县,也有一些具体到某个村落,如核桃园村、打水巷子、卧疃村、老吴村、双龙街、东门里、双狮子胡同等等。在山东洪洞移民村落中,也有不少是洪洞以外其他府县的。
    安土重迁,是国人的一大传统,那些山西人中,肯离开故乡去开辟新家园的寥寥无几。民间传说,洪洞移民是被官府押送上路的。在洪洞移民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个传说:且说山西境内,有个凤凰窝村,居住着几百户人家,村内有多人在朝里做事,不少人还是大官。此处人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所有的人脚小拇指甲分为两半。朝里有人好办事,皇上下令凤凰窝的人不迁,别地的百姓都要迁。家乡水甜,故土难舍,谁愿离开自己土生土长的家乡呢?于是人们都纷纷逃往凤凰窝投亲靠友,安家落户,并且人越来越多。这样一来,朝廷着了急,又颁布圣旨说:“凡是凤凰窝的必须外迁,不然灭族。”聚居在凤凰窝的百姓都傻了眼。于是,一批批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需要大小便,就冲着押解的兵卒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
    据“大槐树后裔”讲,他们有两个特征:“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背抄手走路,那是因为两手被成年累月反绑,遂成习惯。小拇趾甲是两个,说的是脚的小拇趾甲盖儿上有一道竖纹,乍一看像是两个指甲。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惟洪洞移民有此特征。何以如此?前面道及的那个关于“凤凰窝”的故事说是“凤凰窝”的人特有的。还有一个更为盛行的传说,说官兵怕移民路上逃跑,就让他们脱掉鞋子,在每人的小拇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云云。民间还传说移民到达各地后,由于当地荒无人烟,他们可以随便占地。有的“跑马圈地”,骑马跑一圈,马蹄所至之处,都属于他的土地;有的“以犁占地”,看好哪一片地,就犁上一圈,等等。
    这些民间传说,有的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的则属无稽之谈。
    移民的确是有组织地迁往各地的;到达各地后,有组织地进行屯田。洪武二十一年第一次移民,规定“令自便置屯耕种”,但这只是在立村屯田的地点方面的自主选择,对于土地的占有,洪武二十二年规定:“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
    《明史·食货志》:“太祖仍元里社制,河北诸州县土著者以社分里甲,迁民分屯之地,以屯分里甲。”移民所建村落,大都以“××屯”命名,其中尤以“姓”+“屯”为多。在山东西部地区,迄今存在若干以“官屯”命名的村落。
    从“官屯”名称来看,这些村落是由官府组织的移民屯田。茌平县王老乡小杨官屯,高唐县尹集镇张官屯,杨屯乡高官屯、董官屯,固河镇崔官屯,南镇乡牛官屯、徐官屯,娄店乡尚官屯,张庄乡迈官屯,皆为某官员奉旨督迁洪洞移民至此屯田所建村落。该官员可能也是山西人,也可能是其他地区的官员被指派至此负责洪洞移民屯田事宜。如郓城王官屯,王姓官员原籍浙江常熟县白莲花桥大王庄;如东昌蒋官屯,乃浙江人蒋明远在此组织屯田所建。家谱、族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山西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最早为晋大兴四年,最晚为道光年间。就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来说,集中在洪武—永乐年间。明确纪年的主要是洪武二年,其次是永乐二年。在河南等地,也以洪武二年为多。如民国二十四年《汲县志》卷四下《事纪》云:“土人传闻则以为洪武二年。”考明政府组织的洪洞移民最早是洪武二十一年,此前没有有组织的洪洞移民活动。而在家谱、族谱、墓碑以及口承史料中洪洞移民迁入山东的时间以洪武二年为多,这又不可能是无政府状态的流民迁徙。我们认为,洪武二年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或二十二年之误。在民间文化传承中,具体的时间概念往往发生误差。
    枣强
    山东移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河北枣强,分布较密集的地区是历城区、章丘市、商河县、高青县、垦利县、利津县、广饶县、博兴县、沾化县、邹平县、惠民县、寿光市、安丘市、莱城区等地,即明朝济南府北部地区,以及青州府北部地区。
    人们认为枣强移民的原迁出地,也是洪洞。在枣强移民中,也的确有这种历史记载。如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耿氏先祖耿事修于洪武二年(1369年)自洪洞迁枣强,同年再迁垦利县耿家镇耿家村。枣强移民村落有的具体到枣强某地,如邹平县明家集镇兰芝里赵氏来自枣强县康马庄,沂源县南麻镇河北村任氏来自枣强县斑鸠峪任家庄,安丘市石堆镇大莲池村曹氏来自枣强县黑石埠子。还有若干村落笼统地说是从武邑、枣强迁来。河北枣强一带也是元末明初战乱中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百姓不可能大量外迁,所以枣强应是洪洞移民的一个中转站。枣强东南即为山东德州,德州是南北交通要冲,有“九达通衢”、“京津门户”之称。洪洞移民进入济南府、青州府北部地区,走枣强—德州一线比较方便。
    举例
    小云南
    一些山东人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
    在他们当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东一带发生特大水灾。这场洪水究竟有多大?两目山是个见证。两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这山原叫“两没山”,在那场洪水中,该山一天被淹没了两次,故名。滔滔洪水过后,满目荒凉,官府从云南强徙大批百姓来开荒。他们被反绑着双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3年,才来到山东。他们及其后裔走路喜欢背抄手,便是双手被反绑了3年,日久成习惯。自称是云南人后裔的,大都分布在胶莱河以东。
    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等文献中,我们检索出101个村落,55姓来自云南,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青岛为最;在青岛一带,则以即墨为最。
    习俗-送盘缠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
    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
    问他们体貌上有什么特征,也云:“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问他们何时迁来,亦称明初。问他们来自什么地方,同样说是“大槐树村”。于是,有人说此“云南”非那个因在云岭(一称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云南,而是“小云南”:云中或云州以南。他们说,云中、云州之南,当地人必定也称“云南”。云中,秦朝始置,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云州,北魏始设,州治今山西祁县西;唐代云州,州治今山西大同,后来改称“云中”;元代的云州,州治今河北赤城北。秦代的“云中之南”,地不在山西;元朝的“云州之南”,跑到了河北。北魏、唐朝的“云州之南”、“云中之南”,从地理上说虽在山西,但并非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主要的迁出地是泽州、潞州,为什么不称“泽南”、“潞南”?“小云南说”是难以成立的。或云“云南”乃“豫南”、“汝南”之讹,这一批人来自河南南部。或云“小云南”即今云南省祥云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祥云县设云南县。
    1914年,因云南县与云南省名相重,改云南县为祥云县,民间俗称祥云县为“小云南”。此外,某些地方有“小云南”之称,如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跑马岭,这些地方被称为“小云南”,是因为当地的自然风光有如云南。但是,云南移民并非来自这些“小云南”。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的迁出地。如青岛即墨金口镇南阡村万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镇段村刘姓,白庙乡院上村孙姓,店集镇垒里村邢姓,旺疃村迟姓,皆来自乌沙卫;青岛即墨营上镇辛戈庄村张姓,潍坊坊子坊城街道办事处前宁家沟村刘姓、埠头镇张家柳沟村张姓,皆来自乌撒卫;青岛即墨河北镇(即墨无河北镇亦无x北镇)杨头村高姓来自无沙卫;东营牛庄镇解家来自乌河卫。《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14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乌沙卫”、“乌河卫”乃乌撒卫之误。平度市万家镇大万家万姓来自镇康县南关万家沟。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明朝为镇康州。烟台牟平王格庄镇王格庄王姓来自大理府鸡头村枣林底,明朝大理府府治太和县(今大理)。另外,还有毕阳县、顶针县、凤仪县,于史无考。
    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明史·兵志二》上说:“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来自乌撒卫的移民应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如前所述,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尤以青岛即墨为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雄崖守御千户所、浮山前守御前户所。此外,明朝在胶东半岛设立的卫还有: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设立的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的守御千户所还有:夏河寨前所、海阳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这些卫所皆在今青岛、烟台、威海一带。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整、换防。云南移民来自乌撒卫者,即为卫所之间官兵的调防。即墨辛戈庄村《张氏族谱》,记载其祖先张徽自乌撒卫调任鳌山卫,其弟张清自乌撒卫调任浮山前所,遂定居于辛戈庄村;即墨营上镇蓝家庄村《蓝氏族谱志》,记载其祖先也为云南移民,也是以军职调任鳌山卫的。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一部分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迁来的。如青岛城阳河套镇孙哥庄孙量孝来自跤趾国嘎嘎县。在青岛浮山山坡上,有一处叫做“荒草庵”的废墟,那残破的老屋和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明朝初年,官府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捆绑一批人来山东。且说这队人中,有王斗、徐静和兰小三3户人家。这3人从小一块长大,一路他们互相照应,一个锅里摸勺子,一个草铺上睡觉。他们旱路走完走水路,忍饥挨饿受煎熬,一直走了一年8个月,才从云南来到浮山前。下了船后,押送的官兵放了心,发了3个月的口粮,还有一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自己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王斗、徐静、兰小三带着家人踏上海滩,一直朝着云遮雾罩的浮山走去。当他们来到牛山坡时,西边的日头(即太阳)已经落山,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也走不动了,就在这荒草坡上砍倒几棵小树,搭了3个荒草棚子,住了下来。过了些日子,他们觉得这儿依山傍海,山清水秀,气候不冷不热,土地也肥沃,就砍了些树枝,搭了一座草棚,取名“荒草庵”,住了下来。从此以后,他们就在这浮山坡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儿孙们长大之后,到山下安家落户,而王斗、徐静、兰小三眷恋着山坡上的“荒草庵”,不肯下山,直到他们相继去世。“荒草庵”没人住,日久失修。儿孙们凑了些钱,在原址上盖了座大瓦房,奉为祖祠,香火不断。渐渐地,云南交趾国来的人都把这座神堂当成了他们的“同乡庙”。交趾,也作“交趾”,古时泛指五岭以南,从汉代起,越南北部和东部滨海一带也被纳入。越南独立建国后,交趾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明初,越南权臣黎季犛夺取了陈氏王朝的江山,应陈朝遗臣请求,明成祖朱棣命将军张铺、沐英统兵讨伐黎季犛。擒获黎季犛后,朱棣下诏,改越南为交趾布政使。此举遭到了越南人的反对。20年后,即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长孙、宣宗朱瞻基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承认越南独立。在这风云变幻的20余年间,大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从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陈复宗的越南籍小吏给朱瞻基的奏折中可知,交趾布政使撤销后,一批越南籍的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翻检那些魂系云南老的家谱、族谱,发现他们的世系传承了20—22代,若按一代间距25年计,他们涉足山东的时间与宣家安置越籍官吏的时间大致吻合。
    四川移民
    在明朝山东移民中,人们关注的是洪洞大槐树移民、枣强移民和云南移民,还有一种移民被忽视,这就是四川移民。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中,我们检索出49姓、66个四川移民村落。
    有些四川移民村落具体到四川某地,如莱州三元镇古台口张姓、土山镇东登村董姓、平度田庄镇西张戈庄张姓来自成都,莱州路旺镇匡郑徐家孙姓来自成都府铁锥臼徐家,招远蚕庄镇前孙家孙姓来自华阳县铁臼孙家,招远张星镇杜家杜氏来自华阳县,海阳发城镇发城牟氏来自雅安县,海阳泉水头乡泉水头初鹏飞来自陴县,荣城港西镇北港西张氏来自舒永厂永宁县八甲村。在66个四川移民村落中,莱州独占49个。可以说,莱州是四川移民的核心地区。莱州,明为掖县,也是明朝莱州府所在地,鳌山卫、灵山卫,雄崖所、浮山前所、夏河寨前所,皆在莱州府境内;莱州府附近还有莱州卫、王徐寨前所。以莱州为中心的四川移民可能主要是卫所官兵及其家属。
    意义
    明代人口的大迁徙所造成的山东村落重构,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促进了人口的增加。东昌府的洪洞移民数量,洪武二十八年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说东昌、大名、广平三府移民58124户。其中东昌占多大比例,没有明文。若按三府平均计算,东昌府为19375户。而从今菏泽一带的洪洞移民村落分布情况看,菏泽一带的洪洞移民不比东昌府少。且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东昌、兖州两地洪洞移民约38750户,按每户5人计算,计193750人。菏泽的枣强移民数量,今已难考,从今枣强移民村落分布情况看,比东昌、兖州都少。云南移民和四川移民数量,史无明文,但规模肯定比洪洞移民小。此外,明代还有其他地区的移民进入山东,如河南、安徽、江苏,特别是江苏海州移民山东日照、胶南的较多。若把枣强移民、云南移民、四川移民以及其他省的移民按东昌府19375户计算,明朝山东外省移民总计约58125户,290625人。第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进入山东的移民主要是垦荒屯田,这对于促进山东农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明太祖实录》有明确的记载。如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礼报告: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移民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所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千一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二千一百八十余顷。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后军都督佥事朱荣言东昌等三府屯田迁民五万八千一百二十四户,租三百二十二万五千九百八十余五,绵(同棉)花二百四十八万斤。”第三,促进了民俗的重组。人是民俗事象的“综合载体”,一个人或是少数几个人进入一个新的民俗圈,往往被当地的民俗所同化,这便是所谓的“入乡随俗”。但是,当大批的成群结队的男女不断拥入,当地民俗就很难把他们一口吃掉。进入山东的外省移民一般都相对集中地分布在某一地区,如洪洞移民主要分布在东昌府、兖州府西部,枣强移民主要分布在济南府、青州府北部,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登州府南部,四川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掖县。在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区,当地原住民的民俗不可能完全同化他们,移民民俗与当地原住民的民俗在融合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民俗。如今莱州民俗就明显与周边地区不同,原因就在于莱州是明朝四川移民的中心。再如即墨是云南移民村落比较集中的地区,即墨一带的民俗带有云南移民的烙印。流行于今山东聊城、菏泽的“梆子戏”,也叫“泽州调”,是洪洞移民带入山东的。
    纪念
    电视剧《大槐树》
    基本信息
     大槐树 片名:《大槐树》
    时间:2006年
    出品单位:
    山西电影制片厂
    中企煤电工业有限公司
    北京紫金长天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发喜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大同市五洲大酒店责任有限公司
    主创人员
    制片人:郝一平赵建平
    导 演:王文杰
    编 剧:肖 扬
    演员名单
    陆 毅饰 林 屹 陈 好饰 马 媛
    鲍国安饰 朱元璋 张先衡饰 林凤阁
    方 圆饰 苏舜卿 刘奕君饰 林 峻
    杨紫茳饰 太子标 柳玉林饰 陈修文
    陈 捷饰 莺 儿 杨 东饰 林 峥
    刘潇潇饰 黄二喜 陈 佳饰 刘德
    晋晗宁饰 林嵊
    故事简介
    明朝洪武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一次有组织有计划的民族迁移行动,涉及人数达百万之众。包含汉、蒙、回三大民族。其声势之大,范围之广,旷古绝今。对促进我国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自古就有民谚:“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武移民不仅合理地分布了人口生存空间,而且移民与当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习俗上经过长期的交融交换,地域文明必然会相互照应,培育出新的文明种子,这对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中国古移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大明帝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大明建国之初,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疫病流行、黄河、淮河、运河连连泛滥,中原、江南人口锐减,而山西却未经大战,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人口相加,还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洪武八年,洪水暴发,淹了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数省,洪水冲垮海堤,海水倒灌,把明朝廷的主要税收--盐场也一并冲毁。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正所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为此,朱元璋下决心从山西大规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复盐场、发展生产。增加中原和江南人口。
    翰林院侍读学士林屹是山西平阳人,他亲眼所见,山西移民如同囚犯,被官兵捆绑;肆意凌辱;死者丢弃荒野;移民钦差、戚国公、大将军马荣,为完成皇帝钦定的移民人数,采用欺骗的手段,抓捕百姓,强行移民。林屹官品虽低,却不顾生死,愤而上书,以死谏皇帝,停止以此方式强迫百姓移民。朱元障因林屹的胆大妄为十分震怒。此时,林屹的大哥林峰--监察御史,调查侦知,移民钦差、户部侍郎苏佩犬舞弊贪赃,富户只要给他行贿,就可以不移民。移民官员和一些地方豪绅相互勾结,趁机强取豪夺百姓的固地、家产,大发横财。林峰预将此事奏报朝廷,被苏佩文和平阳
    知府曾克得知,派人把林峰暗杀;并慌报朝廷,称林峰是被不愿移民的暴民所杀。林屹奏请皇帝,要求到山西平阳府查办此案。林屹的恩师、极力主张移民的大学士张四维了解林屹的才能,推荐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的林屹前往山西,查办此案。钦差苏佩大是永相胡岩的女婿,林屹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压力,查明了案情;并深切感悟到:山西地贫人稠,而山东、河南等地沃野千里,却人烟稀少,耍使国富民强,必须大规模移民。林屹回京后,奏请皇帝,请求担任移民钦差,并提出了给移民迁移银、给移民土地。并免税三年等一系列移民政策,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委任林屹为移民钦差,主持移民。但拯相胡岩、山西巡抚陈修人、庆王等人为自身利益,必欲制上移民、置林屹于死地。
    本剧是以林屹的命运为主线,展现其办理、安置移民的艰难曲折,和其在家族矛盾、爱情中复杂的情感历程;同时,也展现了移民王成祖、大喜一家、富全一家、及林峙、林峻等人的移民历程和生活变迁;全景式地展现了上至朝廷高官,下至黎民百姓,在洪武年间的这次大移民。全剧有极强的悬念性和故事性,冲突激烈,集集有悬念,集集有数次高潮,人物性格鲜明,且场面宏大,是一部有着丰富内涵且好看的历史巨片,本剧的主要剧情为:
    平阳血案:监察御史林峰在早阳被暗杀,平阳知府曾克秦报,林峰是被对移民心怀不满的洪洞县百姓王成祖、王继祖兄弟二人所杀,移民钦差苏佩文及山西按察使也认定王成祖兄弟是杀人真凶。但王氏兄弟负案在逃,官府正在缉捕二王。侍读学士林屹从林峰的属官处得知,林峰被害,另有隐情。据了解,林峰死前,正在调查赤佩文与另一位钦差、成国公、大将军马荣在移民中的贪赃舞弊……,林屹奏请皇上,到山西查此凶案。马荣的女儿。郡主马媛为担心心上人与父亲起冲突,密奏皇上、皇后,请求"协查”此案,暗中监视林屹的一举一动。林屹只身前往山西,苏佩文和平阳知府曾克早有准备,林屹步步凶险,处处危机。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才智,终于查清了疑案,使真凶苏佩文、曾克伏法。也赢得了马媛的芳心。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十五       

    下一条信息: 田二鸿--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




    图片新闻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照片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
    田慧中和他的“田氏脊柱骨刀”
    田慧中和他的“田
    田维华《贵州建制史新论》出版
    田维华《贵州建制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祖敬拜始祖仪式:田绪科宣读《拜祖文》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
    【祭文】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祭文
    【祭文】壬辰年华
    热门信息
    ·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及译文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赏析
    ·  最新最全田姓名字
    ·  田氏香火神龛对联选录
    ·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
    ·  中国趣姓及人数最多和最少三个姓氏
    ·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  国艺书画馆:田氏家族及其作品欣赏
    ·  从副总理(田纪云)故居所想到的
    ·  中国最原始的十二姓氏及姓氏宗法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